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人的冷漠源于信仰的缺失- -

(2006-06-08 22:41:27)
分类: 推荐阅读的文章

国人的冷漠源于信仰的缺失

     这些日子,关于国人冷漠的消息又多了起来。23岁女孩当街被人强奸,路人围观而无人援手;公交车司机与小偷搏斗,而失主开溜,乘客无人援手……

     论者对中国人的冷漠大加挞伐,认为“这和上个世纪初鲁迅先生记录的刑场的看客,那群中国人相比,来得更加冷漠,甚至算得上是狠毒和无耻。”

      这位朋友最后说,“世界已然那么冷酷,我们还是要留在这个世界上,而且重要的是用爱心营造去关爱自己,更要关爱他人,在暖意融融的社会,去争取才有可能去争取个人的幸福和整个社会的幸福。”

      其实,所谓“冷漠”只是人们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的一种无主责任追溯。一竿子打倒一船人,说的时候慷慨激扬,声泪俱下,入骨三分,但也就是说说而已,没有人会领取属于自己那一份责任。就说那个当街强奸的事情,读者中间,有多少人抱有一种看客的心理?你批评了人群的冷漠,可是有谁去领取这份冷漠呢?

      进一步讲,如果说“爱心”是一剂类似于“创可帖”一样的东西,随便什么就那么一贴的话,能在多大程度上消弭人们的冷漠呢?这些年来,我们不是一直在倡导爱心吗?早一些时候,还有过一个“五讲四美三热爱”,实际效果如何,不用我在这里多说。即令现在,我们那个可爱的团组织,总是在用高尚的爱心引导青年,一样说归说,做归做,冷漠照旧,爱心缺乏照旧。

      在我看来,人皆冷漠,根本原因在于20多年来人群中的信仰缺失。不要拿大家都在做戏的所谓理想信念唬人唬己,也不要拿5000年的传统文化说事。一则,对于发展的过度追求,已经严重戕害了或者说影响了单纯的理想;再则,传统文化当然有温柔敦厚的一面,但更有铁石心肠的一面。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缺乏信仰作为支撑的爱心,到底能够走多远?

      因此,想要解决国人的冷漠问题,根本还在于重建信仰,重建道德基础。具体到现在的时代而言,就是要建立一套市场经济时代的道德逻辑、信念基础。既然原先那一套东西不合时宜了,就应该变换一些内容。总想着用旧道德约束、匡正日新月异的现实,不仅费力,而且往往容易沦为笑柄。那个青年导师李燕杰铩羽深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回归传统是不可能的一相情愿,单纯取一些表皮或许只能救救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我们不能总是遇见大石头就绕着走,就这么“路径依赖”下去吧?


 


 

- 作者: laohu001 2005年05月2日, 星期一 10: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