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江河
江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454
  • 关注人气:1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办发37号——让穷人买不起房,让富人买不着房 (转)

(2006-06-04 08:49:31)
分类: 热点文章
                                         
                                                     博策堂

昨天就应该写些什么,可是实在懒得写,在 529日晚上看到国务院批发的《建设部等相关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后,实在无语了,昨天一整天都是在和开发商商量已经取得的土地如何处理以及未来整体开发战略调整的问题。实际上,做为一家咨询公司,国家采用越严的打压政策对我们越好,毕竟好卖的时候谁也不愿意给咨询公司买单,但是我还是很想说一说。

我一个朋友昨天博客的题目是《没占过政府的便宜,确被政府挖了块肉》,讲述的是哥们本身房产证已经够两年,最近因为搬到万科青青去住,决定卖掉,合同已经签了,可是就在买房者办理银行贷款的过程中国家出台了以上政策,导致哥们的营业税必须自己交纳,因为与客户签订的合同中没有这一条款。政府你难道不知道市场经济的规律,你凭什么就可以出尔反尔呢?

我对国办发(200637号文件的理解是:穷人买不起房、富人买不到房,开发商不在建房,原因如下:

1.  对于已经取得土地但是还没有办下开工许可证的企业,必须按照建设部的规定,将产品套型建筑面积的70%放在90平米以下,这本身就违背市场规律,也违背合同精神;开发商在购买土地之初,已经完成了市场定位,对于所面对的客群进行分析之后,才出手的,而且在拍卖的时候,政府已经下达了地块的规划要点,双方在开发商按合同交纳土地款后,契约就已经达成,政府强行要求开发商变更产品,请问因为变更发生的设计、咨询等相关费用谁负责?因调整产品引发的市场风险谁负责,按照建设部的比例卖不出去,是不是建设部收购?还有如果相邻地块由于产品类型一样,如何形成市场差异化?国家为什么不要求所有汽车厂家出厂的汽车必须70%是排量1.4以下的?

2.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富人不愿意和穷人住在一起,这是事实,而这条政策正是要打破这种界限,这是不可能的,阶层已经形成,就像北京有钱人不愿意住南城一样,这不是政府想怎样就怎样的,而富人正是市场中的主要购房群体,并且我们掌握的资料显示,因为城市的不同,许多城市50%左右的购房者为二次以上购房,目的是改善住房需求,而改善的标志就是面积变大,小区变的纯粹等等,而37号文件正是在消灭这种需求,相信至少一部分人会在短期内放弃购房,难道这就是政府的目的,故意给你一个你不喜欢的产品,让你失去购买的欲望?

3.  如果富人不买房是不是房价就会降呢?我不这么认为,现有房价必涨,原因如下:高档社区在12年内没有了,必然会导致现有楼盘待价而沽,何况成本本身也在上涨,既然房价不会跌,那现在买不起房的人,难道明年就会买的起房了吗?我想除了自己增加自己的收入,等待房屋降价是不可能的,而且无论哪一个社会也不可能保证所有人都买的起自己的住宅,那本身就是天方夜谈。何况现在买不起房的,也不都是要买90平米以下的,提高首付对于买的起的人什么都不是,对于现在买不起的那就是雪上加霜啊!

4.  关于北京建委下发的在开发商取得销售许可证三天内必须开盘的通知,我觉得就像是一场闹剧,我都懒得说,这叫什么,我没听说过任何一个行业会有这种规定,这种政府参与企业经营,而又不为企业承担任何风险的行为,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倒退,是一个笑话。

 

对于国办37号文件,我认为绝大多数是理性的,除了一个“70%”和北京建委的“三天开盘”,这两条建议简直就是计划经济的翻版,市场经济的法则荡然无存,我认为即使这样,仍旧无法缓解现有市场的问题,政府不要把所有社会矛盾都希望开发商来解决,开发商没有这个义务,这篇文件只是在短期内起到转化矛盾的作用,这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相信用不了半年,这个政策就会松动,因为他不仅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必然法则,而且是民主政治的倒退,他既无法促进经济的发展,还会让买不起房的人更绝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