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粗看很是下流,可能在一些粗人看来就是那么回事儿。但像我这种放肆不急的人除了喜欢到处走走爱漂泊(嫖boy)以外还真想不到那些粗粗的事儿,说吃香蕉就是吃香蕉,没别的。
人们总是佩服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实你们都忘了要感谢第一个正确吃香蕉的那个人,要不是因为TA很有可能香蕉到现在都只存在于黑暗料理的名单上。
一定有人想到了那个中南海小战士吧,来,给低年级的同学快速补补课。就是以前有个中南海的小战士见到了人生第一根香蕉(他以前见到的是小弟弟),于是很兴奋的拿起来就吃。旁边一个年长的战士惊讶地问道:“你怎么不剥皮啊?!”小战士一惊,感觉实在是太丢人了,但不能掉链子啊,于是他淡定的回答说:“我们那儿都这么吃!”
是的,也不知道是谁发现的吃香蕉要剥皮,也许是人类看见猴子这么吃跟着学的。记得有个前东德的海员跟我说过他们曾经出海到过亚洲、到过中国,就是中国的上海港。那还是在东德没有“闭关锁国”之前,之后就不允许出国了。我问你们到中国干什么?他说往欧洲运香蕉,欧洲没有香蕉嘛,市场上所有的香蕉都是进口的,他们那时候就把亚洲的香蕉运回欧洲。我当时听得就觉得有股很怪的味道,亚洲的香蕉卖到欧洲吃?!那必须是青的时候就要起航,一路熟到欧洲。那海员说没有,到了欧洲还是青的呢。我问欧洲人知道香蕉要等熟了才好吃吗?他说很多人其实是不知道的。。。。。。
好吧,这很多人当中就包括竹奶那代人。有次我们聚在一起吃香蕉,竹奶就不停地说香蕉怎么怎么好,有什么什么营养,吃了就如何如何,我就一根接着一根的吃。然后她就说奇怪的是她小时候并不喜欢吃香蕉,说那时的香蕉没有现在的好吃,特别特别的难吃。这时竹爷在旁边插了一句,“你一定没有剥皮吧?你小时候就知道怎么吃香蕉了吗?我小时候连香蕉都没有见过!”
一阵哄笑。。。。。。
两位老人一个30后一个40后,上世纪哈,想想那时的欧洲是个什么光景?在那个年代能吃上进口水果的真是富二代了!我问竹奶“你吃的是青香蕉吧?还没熟呢!”竹奶说也记不得了,反正狂难吃,第一口就吐了,吐了还不舍得,稀罕物啊!说是她爸爸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第一次见,叫Banane,外国的东西。我听着觉得好好笑哦,就是无法想象现在的德国人当年也有第一次吃香蕉的尴尬。
就是你们看,一根香蕉的国际化也是经历了万里迢迢,从不理解到被接受的漫长过程。青香蕉要放到变黄以后才能吃的道理是需要代代传承的。就连我小时候都是看着大人把刚买回的青香蕉头扎几个眼儿,然后往里面倒上白酒再包进被子里捂几天,等过几天捂熟了才拿出来吃。
艰难吧,想想都觉得特艰难,这中间只要一个环节出了错都可能推迟上百年的香蕉国际化进程。所以,今天你能够用正确的打开方式吃一根美味的香蕉是积了几辈子的福分啊!自己都不觉得吧?
来,给老娘上一盆巴西野生香蕉,要最大最粗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