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去小学报名了

(2011-11-09 19:35:46)
标签:

德国

小学

报名

育儿

去小学报名了

刚刚去给竹子报了小学,把报名表交了,虽然是2014/2015学期,但之前已经有四个孩子交了表,可见啊,动作快的家长还是有的。这个报名表交了并不代表孩子的位置就定下来了,只是你比没报名的那些家长多了一个跟学校的关系,学校有你的电话、住址,搞活动时他们会给你发邀请,让你去学校开会听报告,对学校加深了解,日后再决定是否真的要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里学习。

去小学报名了

但是话说回来,学校邀请你去开会听他们做报告,其实都是扯淡!你作为家长,如果决定了要把孩子送进去就不要被这些社交活动“迷惑”。很多家长转不过弯来,这里也报名,那里也报名,这里开会也去听,那里开会也去听,听到最后信息爆炸,比来比去把自己都给比糊涂了,最后也拿不定主意到底去哪个学校。

去小学报名了

如果你给孩子选定了一所学校那就坚定信心、明确目标,在招生之前把孩子打造成一个优秀的生源,只要这个生源是优质的,你放心,你报哪个学校哪个学校就要人!他不想要你,什么都可以成为不行的理由。什么你家住的太远了,什么我们要合理搭配男女生的比例啊,什么我们这个班比较注重音乐的培养啦,什么我们这一届希望怎么怎么样啦。。。。。。怎么怎么样啦,就是不要你!

去小学报名了

记得我当年幼儿园临毕业时,老师就跟我家人推荐让我去报考某个小学,说那个小学怎么怎么hold住,市里只要是有接待外宾这些外事活动都是这个小学的学生出面搞活动。后来我就去考,考场里只有考生和监考老师,家长都在外面等,那叫一个人山人海。我们那场还没考完就有一个老师把我拉出去了,她跟另一个老师说“这个孩子可以”,我听了就知道肯定考上了。结果也是这样,但这个学校离家太远了,最后还是选了另一所学校。

去小学报名了

各个学校招生都有规则,唯一不变的规则就是:要招优秀的生源。只要你够优秀,大门都是敞开的。家长要做的就是,选定目标,定向培养,赶在招考前把孩子优秀的一面诱导出来,简单明了。在中国多加一条,路子铺好!

去小学报名了

德国虽然不太明显的讲究什么关系,但暗地里也会比较家庭背景,家庭收入、职业、声望,父母或家族的社会影响力,日后这些暗埋的线会突然给学校带来些什么惊喜,名誉上的、经济上的(大笔捐款等)。但这些情况都是少数,一个班的学生有几个是富N代呢?有几个是贵族血统呢?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状况,大部分都还是普通公民,差距拉得不太大。

去小学报名了

还有三年的时间,按部就班、顺其自然的随大流,个性套路俺们就自己暗自努力了,到时候“考场”见!去小学报名了

 

 

 

-----------------------------------------------------------------

有的家长做比较是想挑出一个喜欢的教育模式,其实没什么好挑的,教育就是一条线,方法确实很多样,但作为家长没必要被这些花里胡哨的“方式”所转。学校抓2分紧,你在家里就要补充8分的紧;学校抓8分紧,回到家你就给2分的力就可以了。不管学校使用什么教学方案,你要做的是把准学校的脉络,配合学校的松紧,给孩子10分的力。而不是挑来挑去,比来比去,要学会适应和配合,选择的功能只是出现在最初作决定的瞬间,之后就不要再选来选去没有定向了。就像你可以选择是否混江湖,但进了江湖就要学会适应和配合,在江湖里没有你选择的余地。。。。。

 

 

 

 

相关资讯请点击:

2012年欢迎美食驴友来德国深入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