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厨艺

(2010-10-17 09:57:55)
标签:

买菜

做菜

休闲

先回答一部分博友的疑问,我没有专门的学过厨艺,甚至连专业的学过都没有。让我厚着脸皮的写一句,我就是一做就成功的那类人。

 

生平做的第一道菜是凉拌黄瓜,在小学的劳技课上学的。放学后做给爸爸妈妈吃,得到极大的赞赏,他们说:“做得真不错,口味很重,再切一盘黄瓜进去都可以。”我听了很高兴,这是我做得第一盘菜。后来,就有了西红柿炒鸡蛋。再后来就有了火锅,那是班上组织做火锅。放学后我带着我的四人小组去菜场买菜,记得那时的香菜是五毛钱一把,我学着大人的样子讨价还价,只给了人家四毛钱。现在想想太不应该了,中国最苦的人群莫过于农民,比农民好点的大概就是菜农,放在现在,让我给人家五十块钱我也干,决不还价。

 

后来,真正的开始做饭是在大学以后。那时候我正在办理出国手续,不用上课,白天我有很多的时间。有一天我正走在去菜市场的路上,突然看见前面出了一点小事故。原来是一个骑三轮车的外地民工撞到了一个女人,把那个女人的丝袜勾破了。那女人和身边的男人就拉住那个民工不放,非让他赔钱。赔多少我倒是忘了,但我深深的记得,当我与那三个人擦肩走过时,我看见那个民工从胸口里掏出一堆脏脏的、破旧的钱,而那堆钱都只是一元一元的票子。我忽然觉得一阵腿软,一种心酸、难受,那一张张如此破旧的一元钱。我到今天都记得他缓慢的、煎熬的如何数钱的样子。

 

也许大家此时会骂北京人如何如何恶劣,如此欺负外地打工人员。可是当我走过的那一霎那我听见的并不是北京话,是哪里的口音我不敢确定,中国太大了,直到今天若不是我熟悉的口音我照样分不太清是哪个地区的口音。所以这个容易成为人们的一种惯性,就是说哪里曝出来的事情就一定是当地的人做出来的,其实往往不一定。

 

当我走过以后,我突然有一个想法,我去把那些赔丝袜的钱给他不就得了。只是那天我带的钱不多,就是一些买菜的钱。就当我正要转身的那一刻我又改变了主意,不对,不能给他,要让他长一次记性,要让他记住这次的惨痛教训,在大城市里不是那么好混的。这次给他了,也许他会产生侥幸的心理,在这个社会里遇见不好的人之后就会再遇见好人。于是,我没有转身,继续走在买菜的路上。

 

这件事是我到今天都很纠结的,你把钱给人家了又能怎么样?也许人家就此有了一个月的饭费,或者,就有了给老家汇款的钱。就算把钱给了人家,你再多叮嘱一句“以后骑车小心!”人家难道记不住这样的教训吗?

 

小心眼就是小心眼,小气就是小气,打算盘就是打算盘,还要给自己找些借口,多么无耻的人啊!这样的人跟那个找借口勾破丝袜要赔偿的人有什么区别吗?

 

那天菜也买了,饭也做了,很成功。可是到现在,就是今天,我只记得这件事,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我那天买了什么菜、做了什么饭。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内疚!

 

所以,掌握当下,做你第一反应要去做得事,那才是最出彩的宴席,让你一辈子都愿意去炫耀的美味佳肴!不要犹豫,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去做,去做,动手去做,不要让自己背负一辈子本不该背负的东西。菜凉了,就没意思了!

 

 



《夜半歌声》配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面条
后一篇:坦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