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森堡:在全球购买力第一的国度游历

标签:
欧洲卢森堡全球购买力第一旅游 |
从法国坐火车去卢森堡一点都没有“出国”的感觉。同车厢的几个法国人相互开着玩笑催促着对方赶快收拾行李,说是若不抓紧时间下车就到比利时了。这种法国式的幽默好像是在提醒全车厢的人卢森堡特别小。其实,这个“袖珍国家”也的确只有近2600平方公里的面积。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口约40万的国家,据最新的世界银行的资料显示,在金融危机使虐的今天,其全球购买力仍排居世界第一位,国民人均收入居世界第二,已经成为全球第七大金融中心。
卢森堡市是卢森堡大公国的首都,它由4 个行政区组成。银行和金融机构密布的新城只与老城一河之隔。不过,初到达卢森堡的人一般不会注意到那条水流平缓的阿尔泽特河,承载该河的大峡谷才是这里最抢眼的一道风景。大峡谷是卢森堡天然的护城壕,它不仅纵深极大(45米)而且跨度惊人,几乎围绕着整个古城区。
抵达峡谷边缘时已是下午,但见峡谷对岸的卢森堡要塞顺峡谷陡峭的岩壁而建,城头上有尖尖的教堂高塔直刺天穹,在阳光的映衬下整座古城显得险峻而壮丽。眺望峡谷对岸的古城,从心底里感叹古人的雄才大略,他们巧妙地利用了一处大自然的天险,依旧刀削斧劈的崖壁几近天成地造就了这座古要塞,难怪卢森堡又被称为欧洲古代城防体系中的鬼斧神工之作。设想假如没有这些跨越万丈峡谷的大铁桥、在冷兵器主宰战争的时代,那些曾攻占了卢森堡的西班牙人、荷兰人和法国是在付出了何等代价后才夺取这座城池的。心里这么想着脚已走上横跨峡谷的阿道夫大桥,过了这座20世纪初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石拱桥就进入了卢森堡老城的街道。我漫步城间街道,举目皆是保留完好的老建筑、一派古意盎然。我忽然开始羡慕那有幸以此为家的9万居民们。
阿道夫大桥是卢森堡的市标之一,建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桥高46米、长84米,是由石头砌成的高架桥,连接新、旧两市区,非常壮观,是欧洲地区杰出的建筑物之一,从桥上眺望远处的风景十分美丽。
宪法广场 (Palace de la Constitution),是观赏大峡谷及其两岸风光的最佳地点。宪法广场的英雄纪念碑在1923年完工。当时是为了纪念一战中所阵亡的3000名卢森堡士兵,二战被毁坏之后重建,高12米,碑顶有克劳斯的胜利女神像。宪法广场的两个角落,是贝特留斯炮台及贝克炮台的地下入口处,对面就是圣母教堂。
卢森堡圣母院,是卢森堡的标志之一。圣母院建于17世纪,是著名的晚期哥特式教复兴时代的风格。在圣母院的后面,有首相府,在首相府周围有卢森堡外交部、经济部、财政部等部委办公大楼,这些办公楼都不太高,均属中世纪建筑,显得既古朴,又壮观。
达克宫殿(PALAIS
GRAND-DUCAL),为卢森堡最高统治者大公的居所,这三层的意大利建筑,是世界上最小的皇宫。只有一个卫兵守卫,整个卢森堡国也只有600个士兵。和他合影,就是和卢森堡军队的600分之一合影。
沿峡谷上的街道来到卢森堡古堡。卢森堡古堡是卢森堡最具历史的建筑物,古堡下面修建有20多公里长的地道、暗堡,其中的地下防御通道是建立在几个不同的地理层面上,并同时向下延伸40米,工程复杂。这些防御体系在卢森堡被称为"北部的直布罗陀", 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位于峡谷底端的格朗区又被称为卢森堡下城,是20 世纪初当地蓝领阶级的聚居区。今天的格朗区已经不同,那些带有屋顶露台的老宅早已被电脑工程师和银行经理们收购并改建,规模大的旧宅子则被改建造成了时髦的酒吧、咖啡馆和夜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