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了一部金基德的电影--《圣马利亚的少女》。看后一如既往的压抑。是不是大师就是不让人痛快的人?他让人反思,反省,反刍,反胃,反感,反常,反动,反复,反正。。。
故事很简单:高中女孩卖淫,女孩的爸爸发现了,想尽办法保护,拯救自己的女儿。。。
电影缓慢的节奏,却像是鞭子,在一鞭一鞭地抽打着你,再拷问你:你是谁?你了解你自己吗?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吗?你了解别人吗?你了解你身边离你最近的那个人吗?
生活中究竟有多少人能看到自己,懂得自己需要什么?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纯粹的个人世界。身边的人在大部分的时间里是熟悉的陌生人。我们靠自己内心的感知,捕捉一点外界的信号,控制自己的波动。
然后再拯救一个人,尤其是拯救一个受伤的人。救赎,首先自己必先受到伤害。
爸爸的努力感人至深。他一路追踪,一路陪伴。最后,给女儿画出一条路,把方向盘交到女儿手中。教育,于无声处,润物细无声。
最后,还有爱。谢谢!!也正因此,我们才没沦陷进彻底的绝望。
这也是我们为自己,为他人,最后,唯一能做的。
前一篇:梦想照进县市
后一篇:《加勒比海盗》:活色生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