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转播完一场重要的比赛,我都会把解说中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做个总结,收集网上的的反馈,对提出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本次的体操世锦赛转播组一行七人,在经过了近18个小时的旅途(包括转机和联系酒店)后,于当地时间8月31日晚11:00到达斯图加特。第二天就是资格赛,我们一早到达场馆办理了证件后,便开始了各自的工作。
由于这次的体操世锦赛是我第一次到现场解说体操,为了尽快适应比赛的过程,虽然资格赛不转播,但我还是坐到评论席看比赛,熟悉流程,学习字幕机的使用。体操和花样滑冰直播完全不同,花样滑冰是一个一个人比,体操的团体赛和个人全能是四个项目同时比。一个体育馆内同时摆上六种器械(女子四种),每个项目的裁判是坐在器械周围,而评论席则是在观众席上,跳马是离评论席最远的,我们正对着的是自由操场地,左边是吊环(或平衡木),右边是单杠(或高低杠),右上角是双杠。所以同时比赛,很难都看过来。只有德国主播台导演切哪项,我们就解说哪项,如果有中国选手比赛,而导演切其他选手的比赛时,我和顾问就得一个人负责解说电视画面,另个人负责记录中国队员的比赛情况。等比赛间隙再用口播的方式描述一遍。这是体操比赛转播的特殊性,为了保证解说与画面同步,有时就会错过其他选手的表现。
从评论席看赛场

我们每场直播都会请顾问,由于每位裁判都有自己的工作,所以只能在比赛当天现场联系。比赛前三天都是在直播前十分钟才知道顾问是谁,而且顾问一到就上岗,两个人的沟通和磨合只能在解说过程当中完成,这对两个人都是种考验。
决赛第一天是女团,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的第一场体操现场直播,和顾问毛培雯老师也是第一次合作,女团是四个项目同时比,刚开始确实有点不太适应。直播结束后,我上网看了大家的帖子,很感谢那些在网上善意的,客观的给我提出意见和建议的体操迷,因为有了这些建议我才能在下面的几场比赛中越做越好。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