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惕城市伪小资们的做派

(2007-09-01 17:36:00)
标签:

随笔/感悟

 

/黄雯

我比较不喜欢中国的“小资”,却由于产生于每个人美好生活向往的一部分,很有蛊惑性,假如辨识不清,把它当作生活中的正餐,一本正经的浸在其中而沾沾自喜的话,就会叫意识到的人感到反感。就像看到包装华丽,里面却裹着大量败絮的消费品,那强烈的欺骗性时常叫一个一贯聪明清醒的人莫名其妙的泛起了糊涂。

这样的人群目前在城市中大批量的产生着,而在头几年就早有端倪。最早是一些成天围绕在名人、有头衔的艺术家身旁的人,这些人什么职业的都有,还有少量的混混。他们十分敏感,对时尚流行潮流比一般人要敏锐,有不错的审美,热爱文艺氛围,有的甚至还有些艺术天赋和才华,可以参与创作,却由于过于沉浸在自己的生活方式中,缺乏观审能力,所表现出来的创作意识流于表面浮化而不自知,感动自己却无法感染他人。

他们喜欢交往外国男友或女友,喜欢走近一些名人为了给自己提气,收入不一定很多,以维持在外界炫耀品位的标准。他们隐藏很好的欺骗性,让人很快便喜欢上他们,意志弱的人不由自主的就想去仿效他们,甚至会产生认为自己十分老土的自卑心理。他们很聪明的将虚荣心躲在身体的一个角落,见机行事,表现在外界的样子显得处事不惊,合情合理。如果不和他们多多走进,是不太容易相信这都是一种假象,他们喜欢群体聚会,去哪儿都是一行人,上时髦餐馆吃饭、周末也去电子乐派对混,喜欢玩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希望被人瞧见的姿态。他们出去玩时很杂堆,不太和其他圈子里的人套糍,但只要一见到“著名人士”,哪怕那个所谓“著名人士”实际上是个傻逼,他们也能很快扭转自己的态度,热情的去拍对方“马屁”。

如果你很不幸的爱上了他们中的一位,我说过他们身上有很强的欺骗性,他们时髦的外表和有些品位的行为方式很容易让异性一见倾心的,他们相处起来似乎态度友善、平易近人,但你不要忘了在你喜欢他的那些表象的同时,他对你的表象也会十分的在意,正因为他们内心其实很空乏,他的注意力更多会在你的表象而不是你的内心。因此爱上他们十分的危险,假如你是个心灵丰富却偏偏被他们的表面迷惑的人,很容易最后的结果是你既不能够同他们交流内心的激情,又被他们挑剔的品位弄得开始怀疑起自己。而最让人恼怒的是连分手很可能还是他们先提出来的,没有什么理由的理由,他们就是觉得自己“样子”很牛逼,你配不上他们。
 
这显出他们自私冷酷的一面,尽管你会认为他们骨子里很软弱,的确软弱,因为他们一向要靠强势者才能生存,没有强势群体和事物的撑腰也不会有这样一群人的出现。而强势者们也很少能意识和关注到他们的心理,一方面强势者的专注力多是用在建筑自身优势的事物中,无暇顾及到他人,相对单纯些,接人待物行为方式倒会显得健康而真实。另方面不能忽视这群“小资”人的油滑性格中带着强烈的生存竞争意识,在这一点上这些人是属于狡猾份子,而强势者多半虚荣心强烈,喜欢被人追捧,这些人恰到好处的靠近正好满足了强势者的虚荣心理。如此分析,这两者之间无意形成了相互支持、相互利用的联盟关系。 


生活水平的提高,受国际流行文化的影响后,这种品性的人群开始在全国大城市中普及起来,各类职业各式人群,甚至城市的各个角落,凭你的直觉总能感觉到这样的人四处攒动着,这风气甚至开始影响了我们的天使——艺术家,我们的艺术家也学会了这类虚伪的情调东西,生活方式有了改变,创作也抛弃了力量感,其作品也流于浅显的口水玩意儿,或者他们也开始犯糊涂,曾经的力量和反叛精神无意间被某类圆滑的东西被化解掉,于是慢慢习惯了它,居然成为生活里不可缺少的部分。  

尽管对小资人群本质上排斥,可让我不能忽视的却是小资们的礼貌,这群人由于内心空乏缺少力度,而表面上呈现出拒绝暴力、和平相处的面孔。这面孔很多时候是能带给他人赏心悦目氛围的,在经过许多单纯人直愣愣给你本能刺激之后,转过身来瞧这群人,你会发觉这些人出乎意料的讲究礼貌和表面的稳定情绪,作为一种休息,找这样的人相处是合适的。只要你不奢求同他们深入交往,表面的礼节氛围就象一种浅层的安眠剂,能够放松神经,他们是调理情绪的最佳人选。他们一般很少同你较劲儿,面对冲突多半选择躲避,况且不少人有不俗的品位,同他们混混倒也不赖,就像窗台上花瓶里的鲜花,生命脆弱,却偶有漂亮绽放的时刻。这是些强力碰不得,弱力不敢碰的群体,一旦使用强力颠覆他们,他们很可能没有一丝反抗力而嚎头大哭起来,于是会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去招惹他们。可在弱力人眼里,他们漂亮的面具总会造成一定的权威感,误认为是最时尚的一族群,很容易就学着追随起来。
 
这群在我眼里不合时宜的人,同时说明我在他们眼里也是不合时宜者。可能在他们眼里人群的划分除了权威、低下之人,就是他们自己了,而我不隶属任何一方,象个逍遥派,哪种人都不太象。这是容易激怒他们的,假如把我归属于他们团体,在同他们互享品质生活的同时,我又是个个性直接进攻性颇强的顽固份子,就冲这一点,我就不讨他们的喜欢。可我又不属于权威者,我对权威持有兴趣,却不爱承担权威人士必担的责任,喜欢结交权威者,更多是喜欢研究他们异于常人的个性特征。低下之人当然算不上是,本人还没有低贱到大老粗的地步。
 
我这种游离状态在他们大多数眼里是名副其实的混混角色,尤其这群人又是那般喜欢划清界限的,模棱两可者在他们中间是不受欢迎的。之所以如此肯定这观点,也是源于我在最初同他们中不少人有过接触,最初相交总是和谐而快乐的,可能本人也长着一张“小资”面孔,再加上做模特儿的职业,对时尚多少有些敏感,短时间相处,互相看对方顺眼也是正常。可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那不爱扎堆的性格和说话直接的习惯,影响了我们关系的继续,我自觉着退出与他们不约而同把我踢出小资圈外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黄雯《蝴蝶飞不过》长篇里被删掉的文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