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音乐评论 |
是拧巴着做艺术,还是做拧巴的艺术?
/黄雯
这一年最火热的就算博客事件,承接头几年露头露脸的演员、艺术家明星,今年干脆火得更加彻底了,最受益的就是徐静蕾、韩寒、潘石屹、洪晃等等累积型之流。由于头些年慢条斯理积少成多,到了今年干脆来个总爆发,成了名人博客的最大受益者。博客给中资明星提供了舞台,让人们看到他们闲暇时的另一面,而真正的高资明星,成天混得天昏地暗,忙着收入大额佣金的单,根本从开始没把博客当回事,你听说张艺谋和章子怡写博客吗?
当然这样说起来,似乎悲观了些。我们摇滚乐的新生力量,在今年却都表现出不俗的定力,外事外物的干扰并不能骚扰到他们。最让我欣喜的是新裤子乐队,他们的新音乐和有趣现场表演,给沉闷的音乐环境注入新鲜的空气,他们一改以往时髦朋克风格,走向反时尚的颠覆之路,形成诙谐做派,一次仿似无意义的意义行为,让听音乐的人从沉重意义论的泥潭中挣脱出来,真正的学会享受音乐的乐趣。我很看重他们的这次“颠覆”,无论他们是有意如此,还是哥几个耍开了的无意,总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更加潮流的心情,象一次反弹行为,让我们感受到凌驾音乐之上的轻松和超脱,这才是真正的聪明:从不抱怨,时刻保持着健康、轻松、玩乐、幽默之心。做音乐就是这样,你自己开心了,别人也跟着开心,你总是拧巴着,别人也跟着拧巴个没完。我想说得是,中国摇滚乐“拧巴”了太久太长时间了,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开心和享受,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出路。
说到“拧巴”二字,我要谈到一支乐队,这也是年底近段时间我老听的,它就是“重塑雕像的权力”,这支后朋克乐队一出现,就能感觉即将走向国际化,他们的音乐和“我们的意义”无关,他们更自我和纯粹,不含杂质,他们的自我也更宽阔,超越了地域局限,不轻易被打扰。于是这样的形态,决定着他们可以走得更远,更有前景。说拧巴,也源于他们的音乐给人的感觉,“拧巴”着的后朋克,神经质中带着天赋的力度,他们把生理的某种病态,合理融进音乐之中,升华了欲望和神经质。这样的“拧巴”成了健康的释放,演变成音乐推进中的美。所以这样的“拧巴”值得提倡,我们需要鉴别的是:你是做拧巴的音乐呢,还是拧巴着做音乐。前者是生理的升华,艺术者的行为;后者是黔驴技穷,垂暮死磕,艺术者的败落。
在这个喧闹的集市中,总有些健康的生物酷酷的存活着,他们的酷,来自他们心核的强健,为此,我们在颓败之时,总能觉察出希望。也正因此,我们同他们保持尊敬的距离,时刻观望,常常祝福。
这一年作为个人的我,在浮躁和忧伤中度过,在心理聚焦生理之中惊恐发作多次,曾经思考关于死亡的问题。人的一生中总会有某个阶段,突发心理和精神危机,你的本能总在第一时间选择躲避,期望逃亡,可无济于事,最终你要选择坚强的面对。热爱生命和摧毁生命,同是人性根源的两面,就看最终谁战胜了谁。生命脆弱也无常,但始终要固守再生的希望。
从尼采的强人哲学到中国老庄哲学,从弗洛伊德性之阐释到“顺应自然”日本森田心理疗法,从西方攻击术到东方驻守术,这一年也成了我寻取精神良药,转变的一年,为了治愈我精神的“病”,前所未有的四处饕餮觅食。到了年底,失眠症稍有好转,生理症状也开始不必太在意,抗焦虑抑郁药物,吃了两个礼拜,扔掉。理由是到了后期我开始对药物厌烦之极,宁愿死扛,坚强应对。
决不抱怨,也不解释,这是我的生命哲学,包括对他人的要求。苛刻,令人厌烦和憎恨,却不见得是个坏事。当然近来我要宽容很多,包括对自己和对他人,当真正遇到唤醒善良和单纯的事物,人的心立即能变得开敞而柔软。
让一切负面见鬼去吧!
《我爱摇滚乐》杂志一月号so read栏目已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