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体和欧体的区别到底有哪些?

分类: 书法臆想 |
http://s2/mw690/001lfRaPzy7j2KfzGOlf1&690
http://s15/mw690/001lfRaPzy7j2KfCoR83e&690
http://s15/mw690/001lfRaPzy7j2Ki4Agebe&690
http://s1/mw690/001lfRaPzy7j2Ki5kMo40&690
http://s15/mw690/001lfRaPzy7j2KfCoR83e&690
http://s15/mw690/001lfRaPzy7j2Ki4Agebe&690
http://s1/mw690/001lfRaPzy7j2Ki5kMo40&690
柳公权和欧阳询,唐代的两大书法家到底书法水平哪个更高?他们二者的书法有什么不同?后学对他们的书法如何学习?
这几个问题,个人其实经常有思索,综合个人的学习经验和所及知识,个人认为。欧氏的书法比柳氏高级不止一个层次。这从两人的行书水平就可以明显分出高低,从二者对后世的影响也能清楚的分清这一点。
那么他们二人书法有什么不同,后学如何学习他们二人的书法呢?
欧体柳体的不同,不但体现的字体风格上,从点画形态,字体结构 用笔技巧,都有不同,下面分别论述。
首先点画形态。楷体的点画不外乎永字八法。从现代笔画来说,有横竖撇捺点折钩以及相关的组合。差不多两种字体都完全不同。
点,柳体方多方笔,像一个铁锤形,刚健有力。欧体多三角形,较为含蓄。(而颜体则多水滴形)。横画,区别也相当大,柳体横画起笔都是逆锋起笔,而欧体多数是顺锋起笔稍加提按形成。有的是甚至是侧锋,如左尖横。欧体的横画可以有一个扁担承重式的弧形,特别是长横,而柳体则完全是钢铁式的硬,不然为何叫颜筋柳骨呢。颜体则表现为骨肉相合的意思。这一点欧颜相同。撇画两者差不多。捺笔二者差别很大,柳体起笔较粗,而欧体强调轻入,轻重变化更大。收笔出锋二者形态迥异。折笔方面,欧体方折稍大,特别是宝盖头二者形态完全不同。同时折笔欧体强调方折锋利,转折处如刀切一般。钩,两者相差相当大,欧体之钩较小,含蓄呈三角形,而柳体的钩,锋芒毕露,有一种杀气。点画方面就是从横竖撇捺点折钩再说。
再从字体的结构上来说,两者比较大致如下不同。一是凡是两竖并列时,柳和颜体是向内弧形,而欧体是很多是向外的弧形。这就是所谓的内 和外拓的笔法。二是欧体字相对于柳体字取长形,字的上部半部分向右上斜势较大,就是所谓的抗肩。三是字的大小方面,实际上字与字之间的距离比颜体要大,跟柳体差不大。但是写的时候很容易写得越来越小。个人创设了一种田字菱形格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再从书写的笔法上来说。
实际上欧体更讲究笔画的细节,个人觉得相对于柳体颜体字来说,较为难写。因此书写速度也是最慢的。运笔时因不像柳体逆锋起笔,因而练好后,较能控制笔锋,从而很好的过渡到行书草书。概括来说,运笔速度更慢,对笔锋的运行细节更为讲究,更显功力。个人学柳颜很快,可是学欧的时候,却觉得很难,就是因为笔画讲究细节,而结构与柳颜迥异,二者很难全得。但是练好之后,又特别耐看,而吸引更多的人来练。
总的来说,柳体适宜作为入门字体,比较好学习字的结构,然而并不能很好的转入对行书草书的学习。从柳公权的行书的水平就可以看出来。而欧体是一脉相承,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影响深远,对学习各种书体都有很好的承接作用。如何选择这两种书体,一目了然。
有的人说欧体不是书法,其实这样讲的话,那学王是不是书法?书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线条结构显示出功力与美感,像田楷显示出其了不起的功力,可是有些书协领导的字完全看不出什么线条结构美,这一点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某些书协领导的字给我都不要。所以也不必为那些骂田的人纠结了。
前一篇:我这四五年干什么去了?
后一篇:怎样写好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