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朴淳厚雄浑自得的楷书巨作---瘗鹤铭书法赏析及集字联(附自撰联)

(2011-11-21 08:28:44)
标签:

瘗鹤铭

赵之谦

何绍基

名家集瘗鹤铭字联

分类: 书法臆想

 http://s1/middle/4953982bgb23417860430&690  

    早听说此碑千百年来,世人评述极高。从图书馆仅找到集字本。临过几字之后,颇有心得。

    一是此字结体高古。我临习的时候也主要学这些东西。这些字包括势掩、禽浮 此胎。丹篆。等字。 

    二是线条雄浑凝厚。没有唐宋之后的匠气。因为此碑为南朝时的作品。笔画与张猛龙相似,有的字差不多完全相同。如玄华词君上皇真等,同时杂有篆隶气息。但是不同于成熟时期的篆隶的刻板圆滑。临写时要化去唐楷笔锋折角之习,代以圆转篆法。

    三是章法自由灵动。字形大小不一,任其伸缩。大者任其大,小者让其小,整体看起来又多了一份自然飘逸之气。要说到雄浑,无过大字金刚经,同为摩崖作品,然而对金纲经全然没有共鸣。

    临习要领。一是要化去唐宋之楷法,比如凌厉之折角,拐钩之类,多圆转之笔。二是精临其中的数字。把握结体浑厚之精华,并融合到自己的创作中。我个人是专门学习一些偏旁。如人(禽)三点水()单人旁()木()宝盖头(家、宰)月字旁()、提手旁()金字边(),此外还有一些结体非常好且有特色的字如:此,丹、山、之、真、玄、朱等字。三是学习大小参差之美。四是要运用学习篆隶之法执笔,不可太低太紧,线条不可细滑圆熟。



     二0 一三年五月七日,余重读此作,并集字作了一副长联以记之。

     回顾历代书家的书体,颜真卿的自书告身字形大小参差,有此作的章法特点。黄庭坚的松凤阁在结体上中宫紧凑点画左右开合有契合处。其实这种风格的字写那些大气磅礴的诗词。比如三国演义发篇词最合适。

    黄杨山上,玄胎仙家,仿佛于此事禽侣,曩以朱丹篆铭石,固曰不朽 

    藏币亭前,皇相洪流,得遂江外荡厥土,爰惟重宰势掩留,真乃浮华  

    上联意思是:黄杨山上,天生玄胎的仙人远远望去好像养着仙鹤  曾用朱红的丹砂在石头上刻上篆字这些事本来就会长存不朽。蒧着古币的亭子前,一览多少帝王气象的江水滔滔奔流,从远处的地方席卷泥沙奔腾而下,那些大官权臣仅依凭权势想要力挽狂澜,真是不堪,不过是浮华而已。即所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本来没有这么长的,一开始只是

山上仙家篆铭石

亭前洪流势掩留    

   把其中势掩仙家等有特色的字加进来好背,后来考虑到尽量多加字,就成现在这样长了。

    网上搜罗一下集瘗鹤铭的名家之联:

曾熙:“于此得爽垲;其人翔洪冥。”

赵之谦 :“于此江流得浮石;爰留山势掩吾亭。”

          “仙集之词藏吾丹篆;山亭以外留此黄杨。”

何绍基:“留得铭词篆山石;相于仙侣江亭。”

        “事词不朽丹黄仙篆;亭石翔掩江天岁华。

吴熙载:“铭词于江表相上下也;篆势唯山阴得仿佛之”
      和这些名家集联相比较,个人集的联无论从字数多少,意境和意思通畅方面,似乎更胜一筹,不免有了一点点成就感和虚荣心,有缘的朋友读到的话是不是给个评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