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伟明
陈伟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018
  • 关注人气:7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零开始学炒股(三)

(2018-09-08 08:00:39)
标签:

杂谈

分类: 金融证券
    《从零开始学炒股》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讲的是股市里最基础的内容,基本上可以这么说,学会了这两个部分,你在股市里已经不太可能亏损。这里面特别要记住,股市里的理念决定你的成败,技术固然重要但没有正确的理念,就不可能有好的技术,因为你的理念已经错了,所以你运用的技术必然是错的,进而你的交易必然是失败的。这一轮大盘下跌,股市里90%以上的股民是亏损的,问题是在股市下跌过程中,仍然有很多个股走强,你为什么不去做这些强势股呢?你为什么一定要把眼光盯着正在下跌的个股呢?很多散户挺有意思,老是喜好测底,问题是这种行为就是从理念上已经错了,你作为一个散户,你怎么可能知道一个个股或整个股市的底在什么地方。显然这种思维模式是错误的,思维模式也就是理念错了,那么你必然是这个股市里的输家。
    上一次我们说到,要在股市里成功的第一步是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交易系统。交易系统必须是简单+实用+有效的,这里特别指出,外面有很多很多的技术指标,我们没必要把自己的交易系统搞得过于复杂,技术或技术指标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也就是说,即便只有一种技术,但这种技术只要让你赚钱就足够了。当然,在学习技术的过程中,如果你特别感兴趣,也可以深化你的技术,作为研究股市的一种乐趣。但你目前首要的任务是赚钱,而非对股市的研究,所以交易系统尽可能的简单化。假如一套交易系统连自己都搞不清楚,那么很显然,你的思维模式已经紊乱不堪,下面你根本没法做好股市,我不知道我这么说大家能不能理解。也就是说,为了赚钱而设置的一套交易系统,不需要也没必要搞得很复杂,越简单越好。这是一种初入股市的正确理念,不要人家说好你就不管不顾的拿来,再好的技术指标必须建立在你能够完全理解的基础上,你不能完全理解,任何技术指标对你而言都不重要。打个比方,前面我们说到的MACD指标,如果你只理解为金叉或死叉,那么你最多只能算一知半解。我说过很多散户亏损的根本原因是对技术指标的一知半解,把指标的技术走势理解错了,可想而知怎么可能成功呢。
    今天我们第一步的实战操作讲的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战法,如果我把技术搞得很复杂,大家看我的博客就没有意义了。这种战法很简单,就是副图指标里第一个技术指标EXPMA指标(以下简称为EXP指标)。
从零开始学炒股(三)
    EXP指标,当EXP1上穿EXP2后,我们称之为多头行情,相当于均线系统的20线上穿60线。大家看到了,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股价就容易上涨。反过来,当EXP1下穿EXP2后,就进入空头行情,股价容易下跌。问题是如果我不说这种技术,大家也一定知道,也许你会说谁不知道这种技术走势,说了等于没说。那么我可以这样说,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此,很多人确实知道这种技术走势,但有两个问题你有没有想过。既然这种技术走势这么简单,为什么还有很多人亏损呢?第一是因为你曾经做过但失败了,第二你根本没有按照这种技术走势操作,所以失败了,第三是最关键的,你没有正确理解EXP指标的技术走势失败了。这三种失败归根结底不是你的技术问题,而是你的理念问题。我相信很多散户第一次看到这个技术指标可能会很兴奋,甚至于想到了已经解开了股市密码,从此以后赚钱不在话下了。但在实战操作过程中,往往以失败告终。接下来散户普遍的思维模式就来了,什么呢?就是认为这个指标不好,从此以后就放弃了。但问题是你有没有深入思考一下,失败是因为技术指标有问题,还是你的操作有问题,你想过吗?你知道不,在股市里,第一感觉往往是正确的,你看到的往往是赚钱的法宝,你放弃的往往是一个赚钱的最佳方法。
从零开始学炒股(三)
    很显然这三次上穿,你很有可能以失败告终,所以最终你决定放弃了。下面我们看看第一个红色圈大幅的图形:
从零开始学炒股(三)
    上穿竟然是从最高点开始下来了,也就是说,如果你运用EXP指标上穿作为交易依据的话,那么没有任何异议,这一次完完全全地失败了。第二次也就是上图第二个红色圈,你往往容易想到一个问题,其实自己看到过很多个股,由于EXP上穿而大幅度上涨,说明有一定的成功率在里面,如果做10次,成功7到8次,应该也不错,这样必然出现了第二个红色圈处再次买入,结果又失败了,这样的两次操作成功率是0,百分百失败。其结果你很有可能就放弃了,去寻找更好的技术指标。殊不知,技术指标没有一个可以达到百分百的效果,结果是你一再换指标一再失败,这就是失败的根本原因。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在换指标的那一刻,你的理念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不是向好的方向发展,恰恰相反不断地换指标,你的理念或者说思维模式正向着不利于你的方向发展。道理很简单,任何一个技术指标,不但没有百分百的成功率,更重要的是,你没有真正掌握或学精一种技术指标,所以你不管怎么折腾,其结果只有一个——失败。
从零开始学炒股(三)
    大家看了这个图有没有什么感想。这个图告诉你,一路下跌时,还有上穿的技术走势,也就是说,EXP指标不是看上穿或下穿这么简单。你首先必须搞清楚,股价走势是在一个上升通道里还是下降通道里。是不是有点复杂。其实上升通道和下降通道是基础知识,你还不得不面对,必须去搞清楚。何为上升通道和下降通道呢?其实很简单,当股价一波比一波高的时候,称之为上升通道,自然一波比一波低的时候就是下降通道。如果你是初学者,在交易过程中必须从这一点开始,只做上升通道的个股,不做下降通道的个股。那么上升通道的初始形态是怎么产生的,那就是本次上涨时,头部超过了前面一个头部。这只是一种初始形态:
从零开始学炒股(三)
    红色圈处,非常明显开始头部抬高,这时候就考虑该股有可能开始出现上升通道。那么为什么说有可能而不是确认呢?因为上升通道必须是头部底部都抬高,我们不难看出头部抬高后的底部也出现了抬高,这时候开始确认,该股走上升通道。这样才可以买入,后面上涨的概率就很大,自然成功率就很大。不着急,真正的战法还在后面,这只是一种技术走势的趋势性判断,基础知识而已,但必须学会。
    判断这种技术走势,我们必须配合多周期来确认其上涨空间,如果没有了上涨空间,我们就不应该介入。那么上涨空间我们怎么来看呢?我们可以到日线上面一个周期去判断,也就是周线。这里大家必须搞清楚,周期越大,股价走势的稳定性越好,涨跌幅会更大。
从零开始学炒股(三)
    今年的3月28日,三星新材见顶,一路下跌到现在。问题是当时技术走势好好的,为什么会突然下跌不回头呢?刚刚进入多头行情的上升通道,怎么会说跌就跌呢?这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日线走好了不一定周线也走好了。那么下面我们看看周线当天是怎么个情况:
从零开始学炒股(三)
    非常明显,周线是在空头行情里的反弹,虽然日线符合上升通道的多头行情,但周线的反弹空间很小,所以上面我们说了这样的个股我们原则上不参与。当然你短线技术高超的,也可以做,但技术不成熟的,尽可能回避。这个例子告诉我们,EXP上穿(金叉)在周线里就比较稳定,不容易马上跌下来,同样一旦下穿(死叉)也不容易马上涨上来:
从零开始学炒股(三)
    这是邦讯技术周线所有的历史走势图,上穿后一路上涨,下穿后一路下跌。说到这里,大家都清楚了,原来周线的EXP上穿后就可能有很大的上涨空间,而日线上穿后一定要配合周线是不是已经上穿了。在通常情况下,周线EXP上穿后,其上涨空间都比较大,除非出现特殊情况:
从零开始学炒股(三)
    该股周线EXP上穿后没有大幅上涨,而且是突然大幅度下跌,这种情况是因为重组失败所导致的。知道了周线EXP上穿后容易大幅度上涨,那么问题又来了,那就是具体的操作方法,由于我们这里是初学者的地方,所以我们没法讲短线的介入方法,即便讲了,你也不可能理解,所以我们的操作方法就比较粗糙有点,不可能做到精细化操作。当然有这个需要的可以联系我,或加入我们的收费群,收费标准不高,一次性1500元后永久免费,但这里必须说清楚,收费群只是学习技术的平台,不是推荐个股的平台。
    周线的EXP指标战法,当周线EXP上穿后,买入的位置尽可能靠近EXP2的位置,已经大幅度脱离EXP2的买入后容易被套,当然被套后也容易解套,因为在大多头行情里不容易被套。但先决条件是周线EXP上穿后的首次或二次回踩EXP2,已经多次回踩则必须谨慎,因为有可能行情已经结束:
从零开始学炒股(三)
    大家一看就明白,两个红色圈处可以介入。但大家可能吃不准第二次回踩会不会上去,因为这里明显破了周线的EXP2,特别是连续好几周在EXP2下面运行,当然目前看是上来了,问题是当时你怎么看,怎么判断。这里只能告诉大家一个粗糙的操作方法,还是这句话,精细化的操作现在说了你也搞不懂,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粗糙的或者是粗线条的操作方法很简单,不重新回上EXP2的不介入,除非再次突破EXP2才可以介入。这里必须注意,所谓突破必须是收盘定型,周线自然是周五这一天必须站上EXP2收盘。
    接下来问题又来了,我说过的,技术走势没有百分百的,如果你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从零开始学炒股(三)
    周线EXP上穿后,后面一个红色圈是首次回踩EXP2,为什么没有再次向上而是大幅度下跌,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买入这样的个股,今天就到此为止,请看下回分解,但由于近期比较忙,所以不一定一周一篇文章,敬请谅解。如果你急于想知道怎么才可以避免这种情况,请联系我或加入收费群,我的QQ号是1049748605,收费群是399810263(收费后才可以加入),免费群是287586617(可以随时加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