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祝羽捷
祝羽捷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74,424
  • 关注人气:6,8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得到美,才活得像个人

(2018-07-27 20:28:53)
标签:

文化

艺术

好好虚度时光

祝小兔

分类: 好好虚度时光

看得到美,才活得像个人
△马奈作品


蒋勋说,过得像个人,

才能看见美。

我倒觉得要反过来说,

看得到美,才活得像个人。


文 | 祝羽捷



无审美者亦无情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是被广泛认知的三观,我们常常说跟一个人聊不来,会说“我和他三观不合”。


我们很少说“我跟他审美不同”,可往往影响我们做出判断的又都是审美。


动物、植物天然知道趋利避害,而我们也天然地会选择让自己赏心悦目的事物,靠近看得顺眼的人。

 

蒋勋说,过得像个人,才能看见美。


我倒觉得要反过来说,看得到美,才活得像个人。


BBC纪录片《何为美》里说,很多人觉得当代艺术已经跟美无关,别忘了,正是对美的渴求才让我们成为名副其实的人。

 

审美与三观密不可分,因为审美其实是一种感受和体验,无法像数学公式那样运转。


德国美学家立普斯说,美感就是“在一个感官对象里所感觉到的自我价值感”。

 

看得到美,才活得像个人
摄影|黄峰丽


有位朋友热爱艺术,算是行家,我去他的家里想要看一下收藏,墙上的几幅水彩画色彩鲜艳,吸引了我的目光。


我好歹也算看过很多作品的人,心里犯嘀咕,觉得这位藏家的鉴赏能力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几幅水彩画都是简单的风景和植物,并没有太高的创作天赋。


他介绍说,“这是我外婆出去徒步时候的采风。”听他这么一说,我又觉得这些画作可爱得不得了,有种朴素的美。


我想,人的审美和评判标准杂糅了情感的因素,是因地制宜的。

 

如此看来,审美就像是从三观中发展而来的。


我们会觉得善是美的,恶是丑的;真诚是美的,虚伪是丑的;自然是美的,造作是丑的。


我们往往把道德评判应用到自然或艺术中美的事物上去。

 

梁思成和林徽因会誓死捍卫老建筑,拾稻穗的劳动者在梵高眼里是崇高的,王尔德提醒身处在阴沟里的人们要仰望星空,母亲眼角和额头的皱纹是美的……


审美好的人更容易对身边的善产生共鸣,懂美的人更容易有情有义,无审美者亦无情。


难怪在希腊艺术的黄金时代,德尔菲的神谕就说出“最美的,也是最正义的”。


看得到美,才活得像个人
摄影|黄峰丽


美感是需要导引和学习的

 

审美这个概念源于古希腊,古希腊第一次提到“美”的概念:


“一切令人愉快,引起悦目或吸引眼神的人或事物,皆谓之美。


西方认为审美活动是一种‘趣味判断’,而在中国我们认为审美是‘品鉴’,说明中西方都认可审美是一种判断能力。”

 

研究了一辈子艺术史的英国艺术史学家贡布里希,发出这样的一句感概:“美感是需要导引和学习的。” 


我深以为然。


虽然毕加索也说过,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我们天生对美的事物会兴奋,会有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形状,但是这种敏感度是会消退的。

 

常常想起女收藏家佩姬•古根汉姆的故事,是她一手推动了美国现代艺术的第一场运动,而最初的那个佩姬女孩曾连一副抽象画的正反都分不清,因此被大家嘲笑。


后来她离开纽约的优渥生活,混在艺术家聚集的巴黎,为了提升自己的修养,她一度去书店打工,料理琐事,等店员们吃午饭时才得空看书,好在她极其善于学习。


看得到美,才活得像个人

 

比起天赋,后天学习和积累的审美更加可靠。


就拿听音乐来说吧,最容易喜欢上的是民谣,因为旋律简单,歌词通俗,都是日常的情感。


听交响乐就觉得乏味,可是听得多了,很快就会觉得,一般的流行乐不足以表达一些更深远的情感。


对古典乐的欣赏也许是从欢快的《蓝色多瑙河》开始,也许是从动人的《夜曲》,当慢慢懂更多交响乐的结构,也能明白它的意境、形象、情感,从而引起更丰富的联想。

 

对于绘画也是如此,很多人不能欣赏绘画中的妙处,只能欣赏得了色彩是不是鲜艳,画工是不是精湛,那就太可惜了。


去欣赏艺术,就像体验下棋的快乐一样,首先也搞清楚每个棋子的功能和下棋的规则,懂了规则和一些套路,才能千变万化,才会觉得乐趣无穷无尽。

 

看得到美,才活得像个人
梵高作品


我在读《美的历史》时发现,人类在探索美的过程中,也花了不少功夫。


比如毕达哥拉斯往数学中寻找能限制现实、赋现实以秩序、使现实可解的规则。


这就是他万物源于数字的思想,并且他还主张了“美学/数学”的宇宙观:


万物因其秩序而存在,因其为数学定律之实现而有秩序。

数学定律既是存在的条件,也是美的条件。

绘画中的透视法,建筑里的比例,音乐的和谐,这些都是数学带来的美感。

 

拉斐尔笔下完美的圣母抱圣子,在构图中呈现稳定的三角形,在马列维奇的作品中是直观的蓝色三角图案。


看得到美,才活得像个人
马列维奇作品,《暴风雪后的村落清晨》


我们的艺术,早就已经不是在唯美中获得感受了。


人们努力从大自然中发现美的规律,也把这些秘密用于现代的建筑和当地艺术,那些抽象的形象背后,也许就是因为埋藏了这些信息才给我们带来愉悦。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很好的审美,但必将付出辛勤的努力。


每个人的审美如同一棵树,不要祈求别人的输出,需要自己栽培和浇灌,才能枝繁叶茂。


看得到美,才活得像个人
毕加索作品


不要忽略那些让你感动的事

 

矗立在巴黎的巴尔扎克铜像,是在他的作者雕塑家罗丹逝世22后后才被铸成的,此时这件作品已经完成了42年。


1891年,罗丹接受了法国文学家协会的一份订单,为已故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塑像。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都力图再现柏拉图的美的理念,文艺复兴的雕塑大师们对人物身体的塑造是圆润肉感的,罗丹用了一种更加沧桑的方式塑造他心中的伟人。


有人参观时称赞他把巴尔扎克的手背塑造得十分精彩, 罗丹却拿起锤子砍掉了这双完美的手,因为他认为整体感高于一切:


“假如某一细节分散了观者的注意力,哪怕它本身多么优美动人,也要毫不留情地舍弃”。


作品完成后,主顾与评审无法接受一个披头散发、衣冠不整的文豪,法国作家协会拒绝接受《巴尔扎克》,巴黎市政厅作出决定,不允许在市内任何地方竖立这尊雕像。


如今我们再次见到这件作品,这段曲折的往事已经成为佳话,我们公认的感受是这件作品充满力量,更富有人性,这也是一种审美的改变。


                                            

美向来有环肥燕瘦,向来没有绝对,随历史、经济、地域、文化之异而异。


艺术史上的审美迭代,常常是一波接着一波浪潮,新的审美出现总在开始的时候不被接受,无论是德拉克洛瓦的浪漫主义,无论是马奈打破传统画的肖像,还是莫奈捕捉光影的风景,梵高的浓烈色彩,还是马蒂斯粗狂的野兽派……


这些知名的艺术流派在出现的年代都是被批评为丑陋的东西,可对于艺术家来说,他们都表达了让自己感动的美。

 

个人的审美并不需要所有人的认同。


看得到美,才活得像个人
马奈作品


川端康成说,说花美就会有人说“也有不美的花”。预想到会有这种抱怨,于是写“既有美丽的花也有不美的花”。


这基本是废话。让所有人都认同的文字称不上表达。


做人也是这样,如果让所有人认同,那该是多么平庸。还是常与同好论高下吧。


木心先生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没错,知识救不了麻木。审美首先是一种在乎,我们愿意为美好的事物动容,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与之相处,我们在乎带给我们感动的事物和人。


各以其情而自得,每个人的感受都很重要,每个人的审美也是不可以忽略的,三观之上有审美,愿我们一起不断刷新我们的第四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8年06月07日
后一篇:英国夏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