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璇,人生就像竞技体操
导语:曾经那个青春无敌的奥运冠军,强大的光环让人遥不可及,如今的“璇美人”有着别样的韵味,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她望着你就如暖洋洋的太阳,把明媚推向你。“人生不要花样体操的绚烂华丽,不要平衡木的惊心动魄,而是竞技体操,平实中带着一点残酷,时刻提醒着自己,人就应该这样活着。”
是挫折给的自信
当年那个扎着马尾,在平衡木上灵动翻转的少女刘璇,如今站在眼前亭亭玉立、气态大方,颇具女人味。挺拔而俏丽的鼻子,吊眼梢的大眼睛,她的五官有着奥黛丽.赫本的影子,眉山目水间是一种清新和灵秀。北京大雪,她提前一个小时就出门了,等待拍摄时,刘璇发现了角落里唯一一张台球桌,专心地跟身边的人打起了桌球,“我平时喜欢的运动就是打台球和保龄球,这个过程需要一直思考,需要一定的逻辑性和控制力,可我以前从事的项目恰恰相反,都是激烈的运动。”话没说完,刘璇下意识地笑起来,天真烂漫,像多年前镜头里一样的敞亮,只是底气越来越足,越来越有内容,“我一遇到开心的事情,就会兴奋的大笑,完全没有形象。”
从体操界的成名史上看,刘璇绝对算得上是大器晚成。1996年退役,心情低落,在家休息了一年,发现之前的自己一切都是别人给的,“那是我人生最灰暗的日子,总觉得没有达成自己的梦想”,重新拾回专业,回归体操房,面对比自己小6、7岁的队员,“这个时候我不再像过去那么被动,而是主动的去思考问题。对于我来说这段经历比拿冠军还难忘,让我重新认识自己,人生观发生很大改变,也更加珍惜身边的人,理解教练的苛刻,珍惜别人的付出”。
站在平衡木上,无论身肩多么沉重与不堪,她宛如天鹅,无比轻盈。她却说,自己的人生不要花样体操的绚烂华丽,容易忘记自己,也不要平衡木的惊心动魄,而只要像竞技体操就好,平实中带着一点残酷,时刻提醒着自己,人就应该这样活着。
最大的自信不是来源于21岁时的奥运金牌,“21岁前的人生,我永远处于摔倒了,再爬起来的状态,出去比赛,拿不到冠军,挫败感极其强烈,可是生活不是这样的,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是需要一天一天去积累的,”刘璇愿意做一个“不倒翁”,人生就是在不断翻山越岭,将山底、山腰、山峰的风光尽收眼底后,即使再次跌入谷底,不惧怕从头来过。如今的刘璇前所未有的自省,“没有冠军,我依然会过得很好,是挫折给的我自信。”
做一行爱一行
摄影师叫刘璇跳舞,她立刻在镜子前练习起来,不管不顾,一脸认真的神情,镜头前她丝毫没有局促,专业的架势,敬业的态度,主动要求再完善,不厌其烦。她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实际上是她不违背内心意愿,只选择喜欢的事情,一旦开始就全情投入,不会扬长避短,只能迎面直击。“3岁起我就离开家,练体操需要不断克服困难,没有妥协的余地,我就养成了一种急脾气。”
家人是最强大的后盾,“我从小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全家吃团圆饭,在运动队过年不能回家,非常羡慕那些背着书包上学的小朋友,可以和父母在一起。现在虽然退役了,时间也由不得自己。哥哥离得远不能,不能在行动上保护我,可是心里有种安全感觉。”小时候住在体工大队,她每周给家里写信,写自己又学了什么新动作,又克服了怎样的困难,还会写想念妈妈做的饭,特别是那道鱼头汤。每个月她领到的工资比父母的还多,她少言寡欲,走在父母身边,总受到邻居阿姨的表扬,梳着“假小子头”的刘璇,总是穿着哥哥的衣服,得到最多的表扬就是“真是个乖孩子,长得很可爱。”“从小没有人夸我漂亮,我不知道要用女孩子的漂亮去得到什么,只能努力付出。”
退役后,刘璇参加了北京大学的考试,“那个时候压力很大,很用心的准备,我就像一块海绵,给我多少压力,我都能承受,心态也比较平稳。”做一名普通的学生,没有特殊待遇,在校外租房住,经过四年的学习,她拿到了新闻系的学位。
一节一节地拔高自己,仿佛能听见刘璇成长的声音。她主持节目,《体育星风暴》、《金牌之路》、《北京2008》都有不俗的表现,主持各类晚会,她淡定自若,大方得体。如今她的事业不仅仅局限于主持行业,还涉足了演戏、广告、唱歌,把爱好转为了工作。工作之余,她积极参与慈善,担任各种公益活动的形象大使、青少年“戒烟大使”,还实现自己当运动员时一个愿望,为奥运会和全运会当裁判,永远保持这旺盛的生机。
“现代的女性压力很大,很多人不开心,我觉得需要用一颗乐观的心面对,同时也应该独立,才能胜任工作。”谈起现在的生活,刘璇脸上洋溢着幸福感,“也许是小时候就在体育队当队长,我很喜欢安排好一切,喜欢照顾别人。现在也总喜欢为家里操心,像个管家婆。从小就知道哭不能解决问题,必须想办法克服,我的自律性很强,很少让自己犯错。平衡生活和工作是很需要智慧的,需要解决问题的决心,新女性要懂得怎么生活。”
http://s9/bmiddle/49535fefg8157045cd298&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