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孩子的焦虑

标签:
教育情感心灵育儿杂谈 |
分类: 孟迁思语 |

问:我的孩子马上18岁了,在他10岁时,父亲就离开了。孩子经常表现得很焦虑,尤其在考试的时候,一点点小错误都会骂自己。平时丢了东西也会骂自己。我作为单亲妈妈,也会内疚。
我的内心经常有两个声音,一个说:孩子很信任我,愿意跟我表达,这很好;另一个说:孩子一人在加拿大留学,会不会遇到问题想不开?
当然孩子自己认为过去的经历对他来说没什么,他不需要我担心,他自己在国外可以照顾自己。可我还是会担心,他会不会因为考不上大学而想不开?我也会想自己是不是把问题想得太严重了?就这样在这两个状态中来回撕扯,自己也很焦虑,不知道如何面对孩子这种焦虑,不知道作为妈妈,我该怎么做?
答:请原谅我直言,你一定是没有认出问题的所在。没有人了解自己问题的真相。倘若了解,根本就不会在意这些问题了。因问题的真相即是:它根本没有问题。【奇迹课程T-27.V.8】
孩子缺乏的是爱,需要的是爱,不是父爱、母爱、友爱或者爱情。人需要的是爱,没有爱的时候,在哪种关系里面都不舒服。不在于角色,不在于形式,什么父母健全,什么双亲都在,这些都是形式。所以我们不需要把思维、心情和宝贵的精力放在孩子经历了父母离异、父亲去世会怎么样,我们能做的最好的,就是给出我们的爱。
爱内没有怨尤,爱内也没有恐惧。任何时候,当你觉得有恐惧、有怨尤的时候,那一定不是爱了。你对自己有内疚的时候,你爱不了你自己了,你也爱不了孩子了。你可以非常单纯地、无角色地感受你和孩子。作为一个生命,我怎样对待那样一个生命?你就单纯地这样去感知。
如果你能够像傻瓜一样去感知,你就给自己卸下了太多太多的负担。聪明人总是以为自己知道很多东西,不会单纯做一件事,他会有很多角色感。作为妈妈,母爱、父爱、孩子需要什么,我应该做什么等等,这些角色化和过去的记忆会束缚着她,使她负重难堪。
但是爱本来是很实在、很轻盈的,是轻松的。你和孩子是生命的一部分对另外一部分,你和我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对生命的另外一部分。你完全可以把你的亲子关系看成像我们两个人之间一样,这么平等和轻松。
你不需要把他定义为那个“饱经人生变数的一个才二十岁的身体”。他跟我们一样,本性都是心灵。他的身体比我们小,社会经验比我们少,但是他的心灵一点不懦弱。
另外,你看到孩子焦虑而自己焦虑,那个原因也是在你。如果你没有恐惧和担心,事情就变得很简单。孩子可以批判自己,我不批判他;他可以指责自己,我不会指责他;他可以埋怨自己,我不会埋怨他;他可以看不起自己,我不会看不起他。我只负责我怎么看他。我决定不了也不需要决定他怎么看自己,我根本不会把那个当成目标,我顶多会分享一下我看他的眼光。而且,当我真的这样看他的时候,我心灵的平安、信任会自动、自然地滋养到他。因为我毫无恐惧,他只要看到我、感到我,就感到光、感到暖,他会自然吸收,我都不用去改变他。
至于你自己,你感到的恐惧和焦虑,认为你应该负的责任和义务,这些是你的信念系统。这里有一个原则:没有一个信念系统是必须的,没有一种人生是需要被担心的。把每一份责任都换做爱,不要去背负那个责任,而去轻盈地只想着怎么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