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迁守候┃亲子关系延伸读书会

标签:
教育情感心灵育儿杂谈 |
分类: 《哺喂孩子的心灵》 |
无论我们以什么形式相遇,请让我们带着亲切和感恩相遇。我们的头脑是倾向于不满和怀疑的,但我们心里最深的地方却是爱以及对爱的吸引。
《哺喂孩子的心灵》写作过程中的迷茫、畅快、困难、兴奋都是过眼云烟了,回望一眼的话,我还是非常感激小迁内心的求真的,真就是爱。抛开小迁学识、修养、能力的高低大小,他那份一贯的求真是让我非常感动的,他不愿意虚伪,也不留恋赞扬,他不怎么被“大家都如此”的惯性同化,他并非有什么个性,他只是觉得违背内心总不太好。
《哺喂孩子的心灵》这本书的出版算不上顺利,出版界对这本书的食材和味道并不习惯。我有一个渊源不浅的做出版的朋友,尽管我们彼此很爱惜,但在这本书上却无缘达成合作;新识的一位出版社副社长,她看了书稿后,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她说,作为妈妈我也很喜欢这本书,但作为出版方我不能出版,我要为我的工作负责任。所以,这本书的完成和出版,我感谢很多人,尤为感谢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生活社社长秦庆瑞老师,感谢他的地方很多,最突出的有两点,其一他保留了原书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内容,其二他心里觉得这个书不错,但对市场也没有确定信心,在这种情况下,他愿意尝试。
这本书面市至今,既没有热销,也没有冷销,它就像一位沉默而温暖的朋友在生命的流转中行走着,你不问他,他不打扰你,你若问他,他什么都不隐瞒,他从不指责什么,却对人们司空见惯的亲子情境中“如何更好的爱”始终热情,对父母的个人成长温柔地护持。
很多朋友对这本书很感动,热情地推荐给身边的朋友,有的一次就购买了几十本,有一位未曾谋面的朋友居然问我是否允许她在喜马拉雅上朗读(现在已经朗读到第三章),在不短的时期内,我被很多这样的感动包围着,当时我就想,等过一段时间,我一定要给大家开一次关于这本书的亲子课,出于感恩。
现在,我觉得时间到了,OK,那就开始。
探讨主题:
一、认同的力量
为什么认同孩子这么难批评孩子那么容易?认同和自信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我给孩子的“认同”没有力量?……
二、安全感意味着什么
童年的安全感如何修复?我们的现状会伤害到孩子的安全感么?亲子关系中的安全感意味这什么?……
三、重视的内涵和关键
怎样才算真正的重视孩子?为什么最后我还是重视了自己?重视是否意味着不能对孩子说不?……
四、怎样才能真正地接纳
接纳和溺爱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总是不能摆脱对孩子的焦虑?接纳真正的内涵是什么?......
五、成熟的父母
父母在亲子关系中应该怎样定位自己?如何看待自己此生的亲子之旅?成熟的父母具备哪些特质?......
形式:
读书会以微信群的形式进行,每周五晚八点半开始;连续五次,
11月3日开始,12月1日结束。在群期间大家自由讨论,也可以向小迁自由提问,小迁会尽量回复。
这五次课和书的内容并非一一对应的照本宣科,小迁进行了简要的提炼和延伸,并增加阐述亲子观和父母的自我成长。如果你通读完了《哺喂孩子的心灵》,当然很好,如果没有读完,先来听听,也很不错。
费用:
标准价:580元/人
三人团报:480元/人
凡在当当或京东留有诚恳评论的朋友减免30元,以致感谢;
将此微博转发朋友圈,截图发给马兰花花,再优惠30元。
凡购买了《哺喂孩子的心灵》作者签名题词本的朋友,将以特别惊喜价参加,具体请联系马兰花花。
联系人:马兰花花 1382527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