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陈超诗两首:《借书轶事》《安静的上午》

(2016-03-23 11:35:21)

 

 读陈超诗两首:《借书轶事》《安静的上午》


借书轶事

(陈超)

河北师大图书馆

线条简洁又流畅

新油漆的桌椅比读者漂亮/散发着清漆的香味儿

和开朗的光芒

 

我喜欢的姑娘

正站在铝合金升降梯上

将新购进的诗集整齐摆放

刚才她还在林子里跳绳儿/起伏的发辫使我怅惘

一些书已经上架

另一些从她手中滑落/我看到地下一本《生命诗学》

擦亮了她野薄荷一样的目光…

此刻多么美多么安详

站在四层楼的高度

我注意到树枝不能遮挡的

一大块太阳

袅起的对流风将窗帘掀动

现在她已发现身后的‘陈老师’

但我的表情已调整到无关痛痒”

 

陈老师是我大学的老师,我非常的感念他,前年他那个自杀去世,然后我很悲痛。后来我写了一篇《一切皆空唯爱犹存》发在博客里。呃这个《借书轶事》里面说了一个非常微妙绝大部分人都会回避的一种感觉,我觉得他能够去说这个让我感觉特别的敬佩,在生活当中的话老陈老师是一点绯闻都没有,就是喜欢他的女生是非常非常多,但是他一点绯闻都没有。他和他的爱人的感情也是非常好的,他写和他爱人的诗歌也很多。

陈老师非常看中真实和真诚,很多别人回避甚至拒绝的感受他会关注和呈现,我有一次在他回忆性散文里读到“那时候我们已开始交流克制自慰的经验”,感到特别亲切。

(这句话来自陈老师杂文集《游荡者说》,具体哪篇记不得了)

 读陈超诗两首:《借书轶事》《安静的上午》


安静的上午》

 陈超

早晨的安静帮助了睡眠

我像被夹在平铺直叙的书页里

醒来,又告诉自己睡去,转眼已是上午

 

秋天到了,毛巾被第一次显出必要

窗外射进的阳光仿佛来自更远的地方

 

这个上午安静得有些异样

我听到了久违的麻雀啁啾

妈妈用手袋拎回了夏天最后落架的丝瓜

而泡桐树下似乎缺了点什么——

 

噢,是的,暑假过去了

今天,孩子们都上学去了

往日他们早晨游戏的喧笑

和我的厉声训斥,也消逝了

 

泡桐树下空空荡荡

已没有孩子接受我的道歉

 

陈老师的诗风呢,怎么讲呢?就是特别不招人耳目。你说宣传这首诗你都不知道怎么宣传。但是他很有生活的质感。它像一个小院子可能不起眼,可能在一个胡同里。但你进到那个院子里呢,你觉得踏实你觉得舒服,你要是偶尔能去一下那个小院子呢,就觉得挺好。要是没有这个院子呢都是些马路啊都是高楼啊,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硬越来越快越来越急。我也借陈老师这首诗来去表达对一些文学作品的一些敬仰。就是那些不招人耳目,不是极事渲染的但有给我们很大的安慰和安宁。

陈老师是一位非常有自省精神的人,对自己非常有觉察和要求,他还写过一首像一只小鹅谢罪,就是小时候他折磨过一只小鹅,长大去写一首诗去谢罪疗赎那个过程。他也不是一个迂腐道貌岸然特别保护自我形象的人。

 读陈超诗两首:《借书轶事》《安静的上午》


说到最后一句“泡桐树下空空荡  已没有孩子接受我的道歉”,我有两个理解,一个理解是,有一种轻微的那种歉意和悔意。就是自己曾厉声呵斥过他们,已经没有机会去道歉。这是一个感觉,没有机会了。读陈超诗两首:《借书轶事》《安静的上午》


还有一个含义的是我觉得是我从奇迹课程里面接收来的。“泡桐树下空空荡  已没有孩子接受我的道歉”它也代表着就不需要道歉,一切都是幻象。你伤害的人、伤害你的人,包括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幻觉,都是因为我们的心灵分裂之后投射出来的这些幻象。我们的心灵本身是无罪无疚的,是纯洁无罪的,心灵投射出的这些状况这些言行都是过眼云烟,它都不是实质性的存在。所以我们不需要再为过去做什么,过去就过去了,我们只做此刻做的就可以。所以“泡桐树下空空荡荡也没有孩子接受的道歉”第二个含义就是我们根本不需要道歉,我们伤害的对象和接受们道歉的对象,还有我们自己这些都是不存在的,过去都不存在,就是这种宽恕精神,我觉得的也讲的通。

读陈超诗两首:《借书轶事》《安静的上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