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说脏话怎么办
(2008-08-22 23:15:05)
标签:
孟迁单亲妈妈单亲教育家庭教育杂谈 |
不知哪一天,纯洁可爱的宝宝嘴里忽然蹦出一个脏字,毫不提防的妈妈一时吃惊又好笑,惊过笑过,却担忧起来,这么可人的小宝贝怎么学会了说脏话?世间的污言秽语怎么进了宝贝清清爽爽的小脑袋?不管怎么样,要把这些不雅之词从宝宝的语言系统里清除出去。可如何“清污”呢?妈妈心里还是没底。
这里我们来个情景再现,针对不同年龄宝宝的语言和心理发展特点,给出不同的“清污”策略,妈妈们可以据此治理,把宝宝从语言污染中解救出来,还原宝宝的天真无邪。
两岁的小米摇摇晃晃地在地板上追着满地蹦跳的电动小狗,电话铃响了,妈妈几步跨过去接电话,不小心踩翻了小狗,小米不满地去打妈妈的腿,妈妈赶紧将小狗扶起来,却忽然听见小米嘴里蹦出两个字:“傻X”。妈妈愣了,顾不得接电话,问小米:“你说什么?”小家伙清晰地重述:“妈妈傻X。”
妈妈生气了,板起脸要教训小家伙,一旁的小阿姨却忍不住捂着嘴笑出了声,小米听见笑声,也跟着咧开嘴,一叠声地重复那两个脏字,妈妈叫她住口,她根本不听,妈妈忍无可忍,一巴掌朝着小米挥了下去。
寻源:
两岁的孩子正在牙牙学语阶段,通常只会说简单的字词,他们学习语言的主要方式是模仿和重复成人的说话,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明白这些话的含义,只是通过外界的反应来猜测自己说的话对不对,假如成人的反应是正面的,他们就会受到鼓励,而在下一次类似的场景中使用这个词,反之则不然。所以,宝宝第一次蹦出脏字,其实是无意识地模仿她从家人或者邻居等人嘴里听来的词,此时如果成人表现出好笑、好玩等正面反应,宝宝便会得到鼓励,而再次重复这个词。另一方面,两岁的孩子已经具有个体意识,他们会尝试用各种方式冲破约束表达个性,语言也是她表达的一种方式,当她尝试说出一个新词时,成人如果立刻制止,会激起她的反抗心理,用故意重复来宣示她的说话权利。
策略:
3.净化家庭语言环境。家人戒绝脏字脏话,孩子就断了最大的脏话模仿途径。成人用文明礼貌的语言跟宝宝说话,宝宝也会学会同样的表达方式。
问题2:假如幼儿园宝宝说脏话情景再现:
三四岁的孩子进入语言发育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他们能讲较为复杂的句子,在思维上,能从具体、个别的事物进而理解事物的关系,抽象思维开始萌芽,能评价事情的好坏对错,在认识活动上,正从无意注意、无意记忆和无意想象向有意方向发展。这个年龄的宝宝大多在上幼儿园,接触到的人和事更加丰富,语言环境自然也更加复杂,他们可能从周围的成人或幼儿园的同伴那里无意中听到和学会脏话,无意间记住,再在类似的场景下无意中使用出来,此时如不及时制止和教育,这些脏话可能在孩子的意识里生根。
策略:
3.制定奖惩规则。可以和宝宝约定,假如他说脏话,会受到惩罚,比如停止游戏,今天不许看电视,而一周不将脏话,则可以奖一个玩具,几周以后,宝宝的自我约束可能就会变成习惯,再也不讲脏话了。
4.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父母不仅要杜绝脏话,而且要对孩子使用“谢谢”、“请”等礼貌用语,假如不慎当着孩子说出不雅的词,事后要勇于认错,告诉孩子爸爸妈妈这样说是不对的,下次一定不会这样了。
寻源:
即将上学的孩子语言发展已趋成熟,能够说出各种复杂句式,能比较系统、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有了简单的逻辑思维,能说出事物好坏对错的理由,阐明自己的看法。这个时期的孩子对语言的有意注意和接受能力都很强,对脏话自然也是学得快记得牢,几乎能够活学活用,此时清理他们的“污言”,就得使用相对严厉一点的方法。
策略: 1.严肃地告诫孩子说脏话的恶劣后果。孩子此时已经会推论事情发生的后果,所以可以告诉他,脏话是侮辱人的,说脏话是不尊重别人,也不尊重自己的行为,不受人欢迎,老师可能不喜欢你,同学也可能不愿和你做伴,要是一直口吐脏字,别人会把你当作没教养的人看待。假如你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会不尊重你,你会自食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