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考场上,新意和深刻是奢侈的

(2008-06-14 15:44:43)
标签:

杂谈

  在考场上,新意和深刻是奢侈的

 

                                            文/孟迁 

  应邀参加新浪的大型专题"我写高考作文",写了一篇我外甥在天津考场上遇到的题目《人之常情》看到这两天大家的评论,有几个搏友说到文中,语言老套、没有新意、不够深刻。

 

    一方面这样说是客观的,另一方面我又有点不快,倒不是因为受贬而辱,而是因为大家忽略了或者脱离了常识,这篇文章,有一个特殊情境,这是在高考考场上,需要最多用50分钟完成八百字,作文占六十分,这是要命的分量,我宁愿稳稳当当的拿40分,也不愿意为了得58分的可能去冒得28分的险!在考场上,新意和深刻是太奢侈了!

   不管是这辈子,还是下辈子,只要高考国情如此,我就这样写,将来我也会要求孩子这样写,甭管他平时怎么样以后怎么样,高考这个当,我就要求他必须这样。当然这是我的选择。我尊重也欣赏冒险风格的写作,倘若在高考考场上,仍能如此,那是真牛,佩服。只不过,我不敢。大概,大多数家庭和孩子都不敢。作为老百姓,哪个不是蝼蚁?辛辛苦苦拼了十多年,为的是为孩子找条好一点的活路,奢侈的起么?

 

   我不知道是否有人因为我上面的文字,再次生出对于高考制度的咬牙切齿的“痛恨”,明确地说,我是不恨了。这就是现实,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虽然弊端多如牛毛,亦不乏可笑和畸形,但是这就是现在中国国情的最好选择呀? 这可不是哪位教育部长的意志,他没那么大的权利和意志,这是大势之下,权衡之举。我是一点不恨了,一点用也没有,恨它干嘛,没尝过抱怨巨大的副作用吗?

 

    我已经把对应试教育作为现实来适应了,在我的教育理念中,适应而不是批判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现实,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在千千万万人、千千万万家庭中太重要了!

 

     我关心地是,如何既能得到高分,又不为应试所伤;如何能前几名,又不成书呆子;如何实在不是上学的料,依然有自信并有很好的立足之地……我关心的是,在这恶劣的教育环境下,如何在应试教育的同时良好的发展孩子的新制。从我做过的两个托管教育实践中,我基本上验证了这种可能的存在,我希望有更多更好的证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