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引导孩子自己应对冲突

(2007-12-11 11:05:29)
标签:

教育杂谈

 生活中,当我们的宝贝面临危险、困难,遭遇苦痛、挫折,几乎每一位父母都比孩子还紧张,强烈的保护本能会马上滋生,“顶在头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其实是初为父母的常态。这本无可厚非,但若无理性的抑制,则极易产生有保护强迫,这种对孩子的过分担心和保护,不仅影响到孩子能力的发展,也会使孩子内心无形中变得更加脆弱、多疑。
 

http://www.love-freedom.com/edit/UploadFile/20079416036652.jpg

 

如果你宝宝被别的小朋友骚扰,如果宝宝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又不被老师理解,如果宝宝遇到烦恼只哭不说话,你会怎么办?

宝宝太小,毫无应对事情的经验,也不太会表达自己,再加上一幅无辜而让人怜惜的表情让人心疼。我们要不要做孩子的法官来接受他的诉状,然后做孩子的“保护神”去摆平孩子的麻烦,并随时充当孩子的贴身翻译,去帮助我们挚爱的宝贝呢?

 

我们当然应该体谅、帮助和保护孩子,但是我们也应该想到我们最终是要培养孩子的自主解决问题、适应环境的能力。事实上,孩子并非什么都能做,也不是没有自己办法,更多的是,他们只要跟大人说一声就行了,根本没有必要去思考和尝试。我们应该像教孩子学自行车一样,试着把手放开,让他自己上路,摇摇晃晃没关系,摔两跤也没关系。

 

比如,

孩子来告诉妈妈:小岗今天又拧我的脸了!

妈妈:你打算怎么办?

孩子:我不知道。

妈妈:那你就现在想想。

孩子:我想不出来。

妈妈:这样的事还会再发生,妈妈不会总在,你希望他一直拧你得脸吗?

孩子:不!

妈妈:那你怎么办?

……

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开始自己想办法了,我们伺机参谋就可以了。

再比如拒做孩子的翻译,必要的时候,孩子不说清楚,我们可以佯装不知,“逼”孩子表达。如果孩子是再说不出,我们就给予尽可能少的提示,等孩子终于说出来之后,在要求孩子完整的重复,并强调只有他说出来,别人才能理解并帮助他。这样做虽然辛苦却很有必要,因为,这个世界上决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们一样愿意猜我们孩子的心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