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下真的无不是的父母吗

(2007-05-21 00:16:35)
标签:

家庭教育

孟迁

教育

分类: 孟迁思语

天下真的无不是的父母吗

 
 这个话题是因看到曾仕强先生在名家讲坛上的演讲而起。
 

曾先生的名气我晓得,但他在管理方面的成就我不晓得,因为我是完全的外行。现在,曾先生在教育台将亲子关系,这是我从事的领域,所以我关注。现在很多有名气的培训师都涉足家庭教育,曾先生是其中一例。家庭教育专业领域外的人来讲家庭教育,未必讲不好;只是现在还没有人讲好,从卢勤女士、陶宏开先生,到今天的曾先生,不仅是乏善可陈,且多有偏颇。

 

下面是我听到的几个曾先生的观点。

A,从而子女绝没有资格批评自己的父母。

B家丑不可外扬,清官难断家务事。

C无论对什么样的婚姻,劝和不劝离。我(曾仕强)不可能劝人离婚。

(我听完这些观点,感到这与大陆随便一个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无异。我说这句话,是因为此前我一直以为台湾人的教育观应该比大陆文明程度更高一些。)

 

曾先生的观点不乏陈腐之处,但是他的口才和感染力很好,以及中国有礼教的传统,所以,尽管这些观点是不合适的,但依然会不发应和之声。

 

 

我们来分析一个最典型的吧,比如“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事实上,这是一句勉强讲给子女听的,而绝不是应该讲给父母们听的,中国的家长制本来就阴魂不散,还将这种话,简直是封建复辟。

 

说“勉强”讲给子女听,是因为对于父母我们应该怀有尊敬、宽容和孝道,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可以向“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个态度靠拢,但绝不是无限制的服从,决不是父叫子死子不得不死,尤其是对已经步入老年的父母。娶了媳妇忘了娘是不好的,但是为了娘而大压媳妇也不公平。如果不是家长制思想作梗,中国的婆媳关系会好处的多。

 

而假如我们是父母,我们应该格外的注意父母的“自居意识”,应该本着“父母于子无恩”,本着“孩子是另外一个人”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孩子,从而建立现代的亲子关系。

 

曾先生的观点太局限于个人的经验了,他的经验在他自己的身上肯定是讲得通的,但是若推广给现在的父母,大概失败的要十有八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