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麓山打泉水,是长沙的一道风景。
我在长沙生活近三十年了,喝岳麓山的泉水却只是这三、四年间的事。开始是因为学着喝茶,在尚书房喝到泉水泡出的茶,感觉与自家自来水大桶水泡茶有些异样。后来有熟识的茶客告诉我,湘江的自来水绝对不能喝,重金属超标N多倍。电视上又有报道,市场上有的大桶水就是自来水灌的,假的太多。于是跟人去白沙井打丼水,后来是怎么也不相信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下水管道纵横的市中心还能有干净的泉水才放弃。后来,只好去超市买农夫山泉。再后来,爱上爬山,顺便带上空瓶拎壶山泉水回来。再后来,一度搬家住到岳麓山下,为喝水而爬山。以致现在非泉水不喝,每周必登山打水。每逢下乡上山,也必带水桶。喝泉水的感觉越来越好,自以为可得身清气爽鹤发童颜,一发不可收,算起来已经连续了近四个年头。
现在喝岳麓山泉水的人很多了,每天登山打水不下千人,喝山泉水的该超过万人。
山上打泉水的地方很多,在我看来,属蟒蛇洞水最大,拱桥泉眼最多,工大后山最难等,鬼门关最方便,还有一个最方便最放心的去处,是麓山寺,龙井,据说,寺里僧人们喝的就是龙井的泉水。
山上茶馆众多,都是打着山泉水泡茶的招牌。蔡锷墓庐的茶老板告诉我,整个岳麓山是一个封闭供水系统,水都是从山下三口50米深的机丼抽水上来的。对这个说法我是将信将疑,曾经向寺里的法师请教,他断然否定。“怎么可能?自来水这么方便,用得着自己打井抽水么?再说了,现在环境污染这么厉害,山下到处都是房子,都是排水管,城市里的地下水,给你喝你也不敢喝。”
当然,这事真是不能较真的。前不久有关官方机构发布数据,说我国近60%的地下水被污染,要知道,这是有水分的官方数据,是包括了荒无人烟的大西北一起统计的,我们生活的空间还没有60%,我们脚下还能有净土吗?在环境恶化到极致的今天,一座生活着几百万人口的城市中央,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来自大自然的泉水到底能有多干净?不用想也能知道。
就说我去打泉水吧,最开始是去爱晚亭后面的清风泉,钻到丼下,耐心守着石头缝里的涓涓细流,自是一番其乐融融。后来又发觉有人在10多米的山崖石壁上砌了一洼水池,汇集着岩石缝滴滴答答渗出的水滴,感觉更好,又比钻井下轻松,更少了排队等候。直到有一天,发觉清风峡上面竟然是仰云亭茶室的生活垃圾堆,便再也不在此打水了。
白鹤泉早已枯竭,其后路边水沟上有人引了一条水管,有水流出。竟然也有人在此接水,还有好奇少年直接饮用。殊不知这条水沟上游就是鸟语林的水塘,鸟粪污染的臭水,顺沟流下,水沟里一层灰色的水垢。那水能喝吗?这沟水,流到山下,就是爱晚亭前面那一池浊水。鸟语林是岳麓山最大的污染源。
我去蟒蛇洞打水算是最多的,主要是它的位置高,健身打水一举两得。都说我得益于喝泉水,喝得三高都没了,但我知道,这倒不是因为喝了什么水,是因为登山打水的过程。
打水的人有一个说法,整个岳麓山,蟒蛇洞的水最好,我却有点不以为然,总以为水丰得不太真实。我是山沟里长大的,知道高山有好水,是因为山体庞大,树木茂盛,才能够积蓄住很多的雨水,透过岩缝透过沙砾化作涓涓细流慢慢流淌。而看蟒蛇洞的位置,离山顶也就三五十米,上面山体已经很少了,就算整个山包都是海绵,也蓄不了多少水,经不起一年四季日夜不停这么哗啦啦的流淌。水从何来呢?左边山顶是雷达站,右边山顶是电视塔消防队,还有公厕,还有极目山庄。任何一个都可能有水源,或渗或漏或滤,就成了我们的泉源。那么蟒蛇洞往下,拱桥,苗圃,红叶村,都是一个山谷,都是一个水源。我曾经窃想,如果自来水停水三天,蟒蛇洞还会有泉水汩汩流出么?
倒是师大鬼门关的水似乎是真实的山泉,因为它在山谷底,因为秋天干旱的时候它也会干涸,因为它喝起来口感酸涩,符合我们这个环境的水质水平。但是,它是从那座脏旧破烂的老房子后面引出来的,接水的时候,空气中总有一种腐烂的气息,感觉反而没有山上舒服。
工大后山的水是穿石坡湖里渗浸过去的,比较起来,这里的水质应该比其他几处都好。上方有餐馆有公厕有云麓宫,相对较远。
前几天连续下了几场春雨,山上很潮湿。沿小路横越山腰的时候,发觉平常干涸的山谷小沟都有泉水在涓涓流淌,树林里叮叮咚咚,莺歌雀舞,宛如仙境。我忽然想到,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公开的在山上建一个人工的浇灌系统,把湘江水抽上来,喷洒在山上的每一个角落,让这些小溪流常年不断,山泉水哗啦啦的流。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四季如春,永远青山绿水。
因为,我们就只有一座岳麓山。我们更应该庆幸,我们还有一座岳麓山。
所以无论怎样,我还是会来爬山打泉水的。气喘吁吁地爬上山,听着泉水叮叮咚咚落入瓶中,闭上眼,吸一口山中的空气。
尽管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但登山的意义,不只于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