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绍麟
黄绍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378
  • 关注人气:6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软强娶Yahoo!,过门后能否善待?

(2008-05-01 15:22:49)
标签:

google

yahoo

it

分类: 网络媒体
 

2008/04/27 - By 数位之墙 - 关键字/标签:Google Yahoo!

 

 

微软出价 446亿美元欲娶Yahoo!过门,从Yahoo!拒绝后被股东告上法庭,到后来新闻集团以及旗下MySpace 卷入,Yahoo!开始跟Google在搜索广告上合作,又传出美国在线也与此有关,这个戏码已经拖得太长,以至于没人再问,就算微软买下Yahoo!又怎么样?

 

互联网发展十年微软并无太大收获,网站还能在全球排名前十,主要依靠免费邮件服务Hotmail 贡献,其他互联网服务则乏善可陈;而Yahoo!在搜索以外的许多服务上发展则远超微软。依此观之,这个收购对微软而言可谓必然,因为面对Google竞争,手上的牌已然不多。

 


》高阶工作机会《 - 年薪100万台币及15万人民币以上的工作
培训经理 产品工程主管 研发总处-上海处长 商业集团总经理 质量处长 资深业务经理 工程主管 Wireless Product RD Manager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next.gif 更多



Yahoo!故作姿态也可以体谅。由于Google发展太好,Yahoo!相较之下像是日暮西山,但实际上这仍是一间赚钱的公司。只是投资人投资互联网企业想看的除了营利之外,还赌注在他的未来性上。Google的高股价就是这种对未来期待的最佳体现,而投资人看不到Yahoo!的未来。

 

微软到底对Yahoo!哪里感兴趣?Bill Gates说是看上Yahoo!优秀的工程师人才。这种「别人家老婆比较漂亮」的说法,不知道自己老婆听到会怎么想,更别提微软的优秀工程师其实都流向Google去了。大老婆都想出墙,买回来的会安分吗?微软该检讨的是有没有善待自己人。

 

看看微软过去为什么在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好,就能猜知合并后结果。且让笔者举个例子:某企业有两个事业部门,A 部门很赚钱是目前事业的基础,而B 部门很不赚钱但据说很有未来性。你一定听过A 部门的人是怎么在背后说B 部门的人。他们说:我们赚钱可都是在养你们。

 

任何在大企业里工作过的人,恐怕都有类似经验。一个太过赚钱的部门对其他部门所造成的资源排挤。由于A 部门持续营利,企业必然持续投入资源。而B 部门所描绘的未来则很难看见,所以很多资源在内部竞争时都屈居下风,最终因为无法拿到资源而对外失去竞争力。

 

对微软来说,很赚钱的A 部门就是软件事业,不赚钱但是很有未来性的B 部门就是互联网事业。可想而知互联网事业在微软内部必定受到软件事业的排挤。例如,在预算以及优秀工程师的任用竞争上输给软件事业,因为不营利的事业体本来就很难说自己要拿更多资源。

 

这种资源的倾斜可能是微小的,但是经过10年的倾斜,累积成微软在互联网事业上的积弱不振。想大展长才的工程师持续得不到资源支持,谁不想走?等人才流失再花大钱去外面买,岂不本末倒置?这种情况不改变,迎娶过门的Yahoo!,迟早也会变成没人爱的黄脸婆。

 

企业要永续发展,必须对具备未来性的事业持续投入资源。到底有谁能大棒一挥,平息AB两部门的资源纷争,使其和平共处?对微软来说,这个人叫Bill Gates。然而,这个人已经发表了告别演说而即将远离微软,把他的下半辈子投入公益事业。微软里面还有谁?

 

一个庞大企业体要扭转全部的人十年内累积下来的惯性是困难的。虽说微软买下Yahoo!也是买下一家营利的企业,但是软件事业部门怎么看待这个新来的内部竞争者,资源怎么分配,乃至于企业文化怎么融合,都在考验管理层的能力。而这些事情怎么看都不容易。

 

不过,回到老话题,微软有别的选择吗?纵然有人刻薄的说「两个跛子在一起也无法正常走路」以及「微软并不具备互联网基因」,微软恐怕没有太多选择。而Yahoo!的选择看起来多一些,毕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怕只怕年华老去,欲嫁无门就是了。 http://china.digitalwall.com/scripts/readcount.asp?UID=415(文:数位之墙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next.gif 针对本文发表意见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prev.gif 上一篇:无线互联网的行业巨变(四)Apple 的战略

■ 历史上的今天

微软强娶Yahoo!,过门后能否善待? - 2008/04/27

中国3G迷雾(四)SP的存亡之道 - 2007/04/22

中国互联网大预言(八)实时通讯攻防战 - 2006/04/23

第三代网络营销:搜索引擎营销(中) - 2005/04/24

笔记本电脑与移动型电脑 - 2004/04/25

3G来了(七)3G与WLAN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两回事 - 2003/04/27

3G来了(六)手机并不需要智能 - 2003/04/20

真的需要上网开店? - 2002/04/28

娱乐运算的中心 - 2002/04/21

电子报居然要收费? - 2001/04/29

企业E化,从个人E化开始 - 2001/04/22

女性社区网站 - 2000/04/23


黄绍麟,原名黄彦达,1998年 4月创立数位之墙,以观察科技趋势为终身职。曾任台湾新浪网网站总监,台湾大哥大营销副理,3G威宝电信营销经理。业馀从事谘询工作,目前担任上海51.com董事长助理及新闻发言人,兼管营销及数据分析。


个人.家庭.数字化 - 数位之墙

欲引用本站图文,请先取得授权。本站保留一切权利 ©Copyright 2008,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webmaster@digitalwall.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