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10 - By 数位之墙 - 关键字/标签:
◎职场的灰色地带
白领工薪阶级一定对于下列两种人不会感到陌生,一种人告诉你“这不是我的工作”,另一种人不会跟你明说,但是他的态度和行为很明显就是告诉你“别抢我的工作”。
如果企业的管理能够像MBA
教科书里面写的那个样子,使用某种制度或管理方法就能让人像机器一样精确无比的运转,那么天底下大概就不会有那么多书籍在谈企业管理了。
管理是一门讲不清楚的科学,更多时候它比较像是艺术,因为被管的对象是人,而人的行为并不是非黑即白的,类似上述职场上的情境在工作的场合中屡见不鲜,堪称职场的灰色地带。
每间初具规模的公司,一定会有工作流程的存在,规范著每个工作者的角色以及负责的事项。小公司可能没有明文规定,是以习惯的方式存在;大公司多半都有所谓的SOP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ss)。
伴随著SOP ,每个人有相对应的职能描述以及绩效考核标准(KPI ,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能够良好管理这些数字的企业,被称为标竿企业。问题是,每天在职场上的纷争怎么从来没少过?
◎企业文化对灰色地带的作用
正因为人无法跟机器一样的精确,所以尽管有著一大堆规范,仍然无法将人与人之间的工作切得很乾净。事实上你手上的工作,有可能某部份与你的合作部门重叠。
尽管已经讲清楚了“这个事情你来做,那个事情我来做”,但球还是漏接了。“灰色地带”正是企业中无法被消弥的地带,永远有些事情讲不清楚到底谁该来做,以及,最令人害怕的:出事情时谁该负责。
于是你会看到企业文化,这种无法跟法律条文一样明确的东西,在这些事情里发酵。有的企业鼓励积极的人,于是你会看到有非常积极的狠角色,利用那些灰色地带去掠夺别人的工作。
刚开始是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一点一点接下对方某些任务,最后当对方猛然发觉自己快没事干的时候,几乎大势已去。掠夺者有高明跟不高明的区别,厉害的角色,你可能丢了工作还想感谢他。
而如果企业文化不鼓励积极,则又会看到处在灰色地带的事情真的没人干。最后当问题发生时,大家互相推托责任,通常最后一起责駡公司规定的权责不清,以至于大家都受连累了:没有任何人有错。
◎走过“职场的灰色隧道”
不管是哪种情况,都是企业管理者所不愿意见到的。然而,这正是大部分的企业管理书籍没谈过,或者至少被忽略的,以至于很多年轻人刚刚升上管理阶层的时候几乎快阵亡的主因。
首先,我们得承认并正视灰色地带的存在。而管理者的首要任务不是消灭灰色地带,而是把灰色地带限制在某个范围。如果管理是一件跟管机器一样那么清楚明白的事情的话,“主管”这个角色是不需要的。
笔者以前也曾经痛恨过灰色地带,总认为事情非黑即白。如果有人在我面前试图搞灰色地带,我就会非常愤怒。这种自以为正义的想法,往往招致“不近情理”的挞伐,结果反而阻挠了工作的进展。
一个主管先不论其在企业内的阶级,以其管理的成熟度约略可以分为几个等级:初级,挥汗如雨忙著消灭灰色地带;中级,良善的管理灰色地带使其不扩大;高级,随心所欲让灰色地带忽大忽小以进行管理。
这条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笔者称之为“职场的灰色隧道”。每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往往并不明白他这辈子得走过这条隧道,而在工作上吃尽苦头,因为教科书和你的主管从来没把事情讲得这么明白。
◎灰色隧道的第三阶段
走入第三阶段的主管会是什么样子?很多人当他有能力随心所欲操纵灰色地带时,就变坏了。我们在职场上看见很多老狐狸就是这么演化来的,也看到很多小狐狸具有变成老狐狸的资质。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走完职场的灰色隧道就会变成老狐狸,更多时候要看他年轻时所受的道德教育。利用灰色地带进行管理并非遗弃了黑与白,更多时候黑与白反而随著管理能力的成长而更加清晰。
这是为什么企业中的高阶主管其人品的考量要远大于一切的原因,因为当灰色隧道进入第三阶段时,每个高阶主管都有足够的能力运作灰色地带,这个能力要是拿来干坏事,造成的灾难比谁都大。
当你有一天拥有了这样的管理能力,并且担当了那样的职务,你心里的尺将比谁都明白。你知道你有能力作恶,但是你不屑为之。你将成为良善宽厚的管理者,一切了然于胸;也可能淡然远去,离开职场。
如果要以非常中国式的方法来描述这条隧道,笔者会说这个隧道有三个阶段:初级,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级,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高级,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
◎在隧道前行的犹豫,以及隧道尽头的阳光
同一间办公室里,有人已经走在灰色隧道尾部,有人还找不到入口。层次不同的人相处在一起争端自然不断,于是永远可以看见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跟同事或直线主管杠上,这是因为对灰色地带的不理解。
一般来说这种人会被评价为不成熟,“草莓族”的称号由此而起。而当事人会觉得很受伤,觉得职场没有正义,“猪头老板”的称号由此而起;他这个时候还无法想像自己有一天可能也会变成猪头。
灰色隧道并非一路顺畅,更多时候它充满恐慌。随著路程的前进,面对的是血气方刚消失以及运作灰色地带能力提升。旧能力消失而新能力不熟,新旧衔接的当下容易产生“中年危机”。
黑白分明的正义感是否要继续坚持,令人犹豫,会不会越来越成为自己以前口中的猪头?面对职场上的年轻人,他们坚持的可能是你以前坚持过的。然而看著刚到手的新能力,又该如何面对过去的自己?
仍拥有赤子之心以及运作灰色地带能力的人,是走在隧道尽头看见外面阳光的人。他们的存在会让你知道伴著隧道的不是只有阴冷和潮湿。对年轻人来说,这种人堪称职场上的导师。遇上了,你要庆幸。
http://china.digitalwall.com/scripts/readcount.asp?UID=357(文:
数位之墙)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next.gif 针对本文发表意见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prev.gif 上一篇:无线宽带大未来(四)WiMax
,3G与4G
■ 再谈软件与媒体的典范转移
- 2005/12/17
■ 网络与书(下)供过于求的内容
- 2005/12/11
■ 网络电话VoIP(四)双网手机死于手机补贴
- 2004/12/19
■ 网络电话VoIP(三)号码才是生死关键
- 2004/12/12
■ 数码相机是家用还是个人商品?
- 2003/12/14
■ 游戏人生(二)在游戏的世界里穿梭
- 2002/12/15
■ 关键的百分之十六(二)互联网的假性购买
- 2001/12/16
■ 网络游戏的虚与实
- 2000/12/17
■ 开放与封闭之争
- 2000/12/10
■ 无线上网不等于无限上网
- 1999/12/12
http://www.glgcouncils.com/memberprograms/images/chart_council_scholar_sml.gif |
黄芳宇,本名黄彦达;1998年
4月创立数位之墙,以观察科技趋势为终身职。曾任台湾新浪网网站总监,台湾大哥大营销副理,3G威宝电信营销经理。现为跨国谘询公司格理行业专家团 Top 20%专家
,从事互联网与电信行业谘询工作。 |
欲引用本站图文,请先取得授权。本站保留一切权利 〤opyright 2006,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webmaster@digitalwall.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