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12 - By 数位之墙创办人 - 关键字/标签:笔记本电脑 手机
ADSL 宽带 3G 电信运营商 无线上网
◎生活在全球最大无线宽带城市
想像一下,生活在一个全市有
90%以上的地区都能透过WiFi联机上网的城市,不论何时何处打开
笔记本电脑,几乎都能收到上网的基地台讯号。这种生活听起来很棒吧?
台北市,刚刚在2006年六月初,获得美国世界电信协会(
WTA)所属的「智能社区论坛」(
ICF)颁发年度智能城市首奖。经过国际认证机构JiWire公司验证,台北市已成为全球最大公共无线宽带网络城市。
当全球其他城市还刚起步在建立城市无线网络时,台北市的
无线上网 基地台(Access
Point)已经平均覆盖了市内
90%以上人口。预计其他城市可能要再花一年半到两年时间,才能追上台北市的脚步。
这项工程市政府并没有实质费用支出,而是由签约的承包商负责建立市内所有无线基地台。承包商也将独揽后续的上网服务收费,从营收中赚回投资。世界上其他无线城市计画,也大体循此一模式进行。
笔者在今年九月购买了生平第一台笔记本电脑,看到这则新闻大感兴奋,没想到自己有幸生活在这样的都市里。于是申请了台币近
400元包月的方案,幻想自己能随时随地连上网际网络。
◎无线城市的实际体验与感想
首先是笔者上班的大楼八楼没讯号(讶异的是,基地台承包商位在该大楼九楼)。号称覆盖
90%市内人口的无线基地台,一个都侦测不到。提著笔电一楼一楼往下逛,终于在四楼收到可堪使用的讯号。
后来很快明白,由于基地台是架设在路灯,大树,电线杆上,因此讯号无法触及较高楼层也是很正常。然而,同样是四楼,面对大马路的一边讯号可堪上网,远离马路的那一侧,讯号又恢复死寂。
已经很习惯拿著
手机到处都有讯号的笔者,面对这种情况有点吃惊。因为一个每月花上台币近
400元包月的消费者,并不觉得要「配合」承包商的技术问题来连接网络是很正当的事情。
后来笔者终于明白,这种无线网络最好是依照服务承包商的使用手册上说明的,乖乖坐在几乎都是二楼以下的
Starbucks之类的固定场所里上网,出了这些特定场所之后的讯号不能保证。
许多人振振有词的说,反正带著笔记本电脑也不适合到处走动,使用的时候也一定是坐著,在咖啡厅能上网已经可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讲这种话的人一定完全无法理解,消费者要的是无所不在的自由。
◎广域的无线网络才是未来
在经历与公众WiFi相处的挫折后,笔者体悟到,广域(Wide Area
)的无线网络技术,才能真正符合消费者渴望。WiFi这种原先设计给区域使用的技术硬要拿来广域用,挖挖补补,总是有小孩开大车的感觉。
请注意笔者使用了「渴望」这两个字。当互联网已经是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份时,你不会能忍受自己付费使用的无线上网服务,是这种限制很多残缺不全的情况。
笔者开始想申请使用
3G无线上网服务。3G在台湾已经推出多年,有不少
电信运营商贩卖3G无线上网卡,售价不贵,插到笔记本电脑后就可以上网。只是上网包月费是WiFi服务的两倍以上,令人犹豫。
对于3G电信运营商来说,这种订价方式是对的。虽然
WCDMA技术的传输速率理论值仅有384K,远小于WiFi,但好处就是几乎走到哪里都有讯号。笔者就曾试过,使用3G在高速公路上一路联机两小时不曾断讯。
速度慢的服务却因更全面的覆盖而收费较贵。恍然大悟,原来「无所不在的联机」(Ubiquitous
Access
)才是真正人们想要的。消费者愿意花钱买自由,而公众WiFi将面临其他广域无线技术的严重挑战。
◎付费用户数量少得可怜
相对于 90%的人口覆盖及「全球最大」的称号,台北市目前公众WiFi
付费用户仅四万人。对于投入大量资本与时间建设无线基地台的承包商来说,微薄的收入导致扭亏遥遥无期,真是情何以堪。
许多讨论都围绕在上网费用过于昂贵因此接受程度不高。然而,相较于
ADSL的资费,WiFi目前的资费算不上贵。也有人说,因为能在无线环境下使用的应用(Application
)太少,所以消费者兴趣缺缺。
上述两项结论都只触及到问题表面。事实上,公众WiFi无线网络用户始终无法大量成长并不是个问题,问题反而在于我们原先对他的期望过高,导致市场定位错误,接著引发一连串的问题。
http://china.digitalwall.com/scripts/readcount.asp?UID=352(文:
数位之墙创办人)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next.gif 针对本文发表意见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prev.gif 上一篇:Web 2.0 革命(十)3.0
大未来
■ Google的抉择(上)给门户网站的两巴掌
- 2005/11/13
■ 给小型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言
- 2004/11/14
■ 互联网第二章:数字渠道(二)数字渠道后勤管理
- 2002/11/17
■ 互联网第二章:数字渠道(一)对电子商务的正确期待
- 2002/11/10
■ 宽带进化论
- 2001/11/18
■ 实时传讯软件的发展
- 2001/11/11
■ 媒体集成与中央厨房
- 2000/11/19
■ 台湾网络史上两宗购并案
- 2000/11/12
■ 免费电脑代表了什么
- 1999/11/14
http://www.glgcouncils.com/memberprograms/images/chart_council_scholar_sml.gif |
黄芳宇,本名黄彦达;1998年
4月创立数位之墙,以观察科技趋势为终身职。曾任台湾新浪网网站总监,台湾大哥大营销副理,3G威宝电信营销经理。现为跨国谘询公司格理行业专家团 Top 20%专家
,从事互联网与电信行业谘询工作。 |
欲引用本站图文,请先取得授权。本站保留一切权利 〤opyright 2006,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webmaster@digitalwall.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