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电子商务 |
2004/10/31 - By 数位之墙黄芳宇 - 关键字/标签:电子商务 ADSL 门户网站 网络购物
◎台湾的电子商务人口已达饱和台湾的报章媒体在2004年争相报导的电子商务荣景,已经有一堵难以突破的障碍摆在眼前,而不少打算投入电子商务领域的经营者却似乎还没有发觉。
根据台湾资策会MIC 所做的调查显示,台湾地区的「经常上网人口数」在2001年12月,2002年12月,2003年12月,分别为 782万, 859万以及 883万人,成长十分缓慢,显见网络普及率已达饱和阶段。
因此台湾互联网已经不太能够再期待会发生「量变」。比如说,入口网站已经很难期待注册会员人数会有爆量的成长,经营超过三年以上的电子商务网站,在购物会员人数上也有相同的情况。
因此经营者比较能期待的,反而是「质变」。比如说,门户网站的会员人数中,付费使用电子邮件邮箱的人数比例是否增多,或者电子商务网站的已注册会员重复消费次数比例是否变高等等。
根据台湾门户网站蕃薯藤分别于2001,2002,2003年12月所进行的网路调查显示,「过去半年内有网络消费经验」的人,这三年的比例分别为 55.5%, 57%, 64%,成长并不算快。
显然,即使是质变的部份成长也不见得顺利。从上面的调查结果来看,会在网络上消费的人口也已经达到顶点。换言之,已经上网但是就是不肯在网络上购物的人,怎么样都无法改变其行为。
◎平均消费次数略有增加,但恐有瓶颈
但是已经在网络上消费的人其购物行为又是如何?如果我们把上面蕃薯藤的调查中,「过去半年内有网络消费经验」的人,其消费次数进行统计,会得到下列的图表: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041031-01.gif
从图表上可以明显看出,半年内只消费一到六次的人,比例逐年缩减,而消费七次以上的人其比例则逐年增加。很显然已经开始在网络上购物的人,有越买越多,越买越习惯的倾向。
半年内买七次以上,等于每个月都在网络上购物一次。这样的人占电子商务人口 33%,实在是惊人的比例。2004年的调查将虽然还没开始进行(照惯例应会于2005年 1月公布结果),预料可能也会很惊人。
然而这也是台湾电子商务的第一个隐忧。台湾地小人稠购物管道很多,不一定非要在网络买。网络购物者平均一个月的消费次数还能有多大的成长空间?平均每个月消费一次以上的人口比例能成长到多少?
◎消费金额略有提升,但改变不大
若看看这些已经在网络上购物的人,其消费金额的分布比例的逐年变化,会发现差异不大。如下图所示,半年内累积消费不到一千元的人逐年略减,一万到两万元的人略增,五万元以上的人比例也略增。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041031-02.gif
如果「半年内消费次数」逐年有增加,那么「半年内累积消费金额」跟著增加似乎也不奇怪。但是整体来看,这样的增加情况居然非常迟缓,显然市场的「质变」非常缓慢。
而且既然「半年内累积消费金额」的成长来自于「半年内消费次数」的增多,那么很显然,消费者平均每一次消费的金额,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换言之消费者能接受的商品价格变化不大,只是购买次数变多。
任谁都知道2004年台湾的电子商务是非常火让的高速发展,因此成绩可能更特出,等2004年底的调查报告,或许消费频率跟累积消费金额会有较大幅度提升,但同样也担心这样的发展已达到顶点。
◎瓶颈发生在年龄结构上
网络经过多年发展,现在家中的父母亲已经都知道网络很重要,信息很多,因此特地去申请ADSL给家中子女使用,也有不少人学会自己上网找资料,收发电子邮件。
但还是有人不会自己用,他们要用网络的时候都是透过子女使用,例如由儿女代为上网查资料。会自己用网络的人,则不习惯在网络上购物。你瞧他电脑键盘鼠标运作如飞,他就是不肯在网上购物。
这批人,是决定家庭经济大权的人,是社会上最有消费能力的中坚份子,却是台湾电子商务发展的严重瓶颈。下图分别是2003年 7到12月,与2004年 1到 6月,尼尔森生活型态数据库所显示的资料: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041031-03.gif
由图表可以看出,第一,网络购物的主力集中在20到24岁,以及25到 29岁这两个年龄层,该年龄层分别已经有 28%与 23%的人使用网络购物。从上图(2003)到下图(2004)一年间,其比例更是迅速提升。
这群人就是大学生以及刚出社会的基层工薪阶级。从台湾网络的发展史来看,这群人约略是从念高中大学的时候就开始接触网络,因此对于网络并不陌生。到社会上工作以后有了消费能力便开始在网络上购物。
第二,30岁到34岁这个年龄层的网络购物人口比例在过去一年间成长惊人,足足成长一倍。这个年纪的人就是所谓的六年级生,网络刚发展的时候恰巧刚从大学毕业,现在已经进入结婚生子阶段。
35岁以上的人如图所示,在网络购物上,过去的一年间实在没啥表现。这群人会在网络上买的就会买,不会买的就是不肯买,任凭你再怎么跟他促销都没用,即便35岁的人可能对网络一点都不陌生。
这种年龄层的隔阂,大大的影响了电子商务型态。最起码到目前为止,网络上很难贩卖高单价的奢侈品,因为有能力买奢侈消费品的年龄层,根本不会在网络上买。因此「半年内累积消费金额」成长缓慢。
◎时间,能解决一切问题
让笔者打个比方。台湾的电子商务,已经进入了「鱼池的面积不会扩大,里面的鱼数量固定不会增加,而岸边等著捞鱼的人却越来越多」的情况。
什么时候池子会扩大?台湾就2300万人口,这池子不会再大了。什么时候鱼会变多?等老鱼生小鱼的时候。随著30岁的人慢慢变成35岁,台湾的网络人口就会增加,而网络购物人口当然也会跟著增加。
这样的时间漫长吗?不会,因为五年一下子就过去了。网络消费者的年龄层很快会推进到40岁。在此之前,20到30岁的这个年龄层,似乎还有空间可以深耕。
30到35岁的这个年龄层都是刚刚生儿育女的年纪,他们会上网购买的东西肯定与20岁以下的人不同。这是否表示上网寻找儿童用品的需求在扩大?此类商品若开始在网络上出现,是否能刺激市场成长?
只是电子商务业者在饱和的年代会需要更多的竞争战略,因为一撒网就捞到鱼的年代已经过去,经营者得先想好自己要捞什么鱼。被笔者戏称为「中年危机」的台湾电子商务市场也会开始缓慢突破。 http://china.digitalwall.com/scripts/readcount.asp?UID=267(文:黄芳宇)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next.gif 针对本文发表意见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prev.gif 上一篇:从电脑化,网络化,到数字化(下)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next.gif 下一篇:逝去的电子报营销年代
■ 历史上的今天 |
■ Blog让推荐式营销重回零阻力时代 - 2005/10/30
■ 从大英百科全书上网谈网络内容提供 - 1999/10/31
黄芳宇,数位之墙总编,资深电信/互联网/科技行业 从业人员,永远的逐梦者。数位之墙于1998年 4月诞生, 以冷静的眼看待数字狂潮,以热情的心拥抱信息时代。希望能发挥微薄的力量,让人们对科技营销议题有更多面向思考。
|
个人.家庭.数字化 - 数位之墙 |
|
欲引用本站图文,请先取得授权。本站保留一切权利 〤opyright 2006,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webmaster@digitalwall.com http://extreme-dm.com/z/?tag=dwmaster&j=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