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绍麟
黄绍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714
  • 关注人气:6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在线冲印谈数码商品的价值链(五)

(2002-11-03 08:48:23)
分类: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从在线冲印谈数码商品的价值链(五)

2002/11/03 - By 数位之墙黄芳宇 - 关键字/标签:电子商务 数码相机 门户网站 在线冲印 网络书店

冲印店渠道,是传统冲印大厂的甜蜜包袱。

数码相机的普及下,传统的冲印店渠道一方面必须投入成本进行数位化,以便处理数码相机,记忆卡以及数字相片的冲印,一方面必须进行相关配套措施,例如店面人员的教育训练等等,以致于数字化的速度缓慢。

就以在线冲印来说,消费者在家中把相片传送到某家传统冲印大厂的网站上进行冲洗(或者透过门户网站将相片转交),洗好的相片,消费者只能选择用快递寄到家,不然就是到冲印店头去领取。

而并非每个冲印店头都已经完成数字化和网络化,再加上冲印店可不像便利商店一样到处都是,所以往往消费者得花很长的时间往返于「最近的数字冲印店」取照片,而这间冲印店可能是在几公里以外的地方。

当消费者发现透过网站洗照片,居然要到几公里以外的某冲印店头去取件时,恐怕就打退堂鼓了。

传统的冲印大厂有责任要帮冲印店头制造人潮,以带动销售,如此帮助加盟店的业者,以维系其继续加盟的意愿。现在即使是自己推出了在线冲印服务,还是希望消费者能够到店头去拿照片,而硬是不肯跟便利商店渠道合作。

在目前的传统冲印店所成立的在线冲印网站中,只有银箭彩色的网站目前有提供到便利商店领照片的服务,其他的美日冲印大厂的在线冲印网站均不提供这种服务。

虽然这样照顾了冲印店,但这恐怕不是消费者所要的吧?反观新兴的纯网络公司所推出的在线冲印网站,虽然没有自营的实体店头,但是透过跟便利商店合作,「网络冲印,全省便利商店取件」。消费者马上可以享受到全台湾遍布的便利商店服务。

新业者原本就没有自己的店面,所以与便利商店合作成为一种必要的营运方式。先前所提过的视频坊网站,除了有自己的网络直营店外,一方面结合众多门户网站开分店,一方面配合便利商店取货,感觉上更加的灵活。

换言之,新兴业者所仰赖的是多家门户网站的人潮喂养,以及渠道业者极有效率的配销体系。如果便利商店在先前并无建立有效的物流体系以便支持电子商务运作,这样的运作模式是无法成立的。

反观传统冲印大厂,原先在店面的经营上,并不曾有过类似的配销经验与体系。消费者在网站上传照片,那些相片档案接著可能会:

情况一:被传送到「中央厨房」,冲洗出来后,透过配销体系将实体照片递送到冲印店的店头,等待消费者领取。或者由「中央厨房」直接以快递的方式寄给消费者。

这个物流体系很单纯,是有可能委外的。坏处是,明明可以用档案传送到当地冲印店冲洗出来后交给消费者,又何必用物流去递送实体的照片?成本岂不是更高?

情况二:被传送到当地的,由消费者指定的店头进行冲洗,冲洗后店家通知消费者前来领取。或者由店家请快递送给消费者。

这种做法利用了数字档案的好处,省去递送照片的成本。坏处是,当地的冲印店数字化了没?有没有数字冲印设备?上网了没?不然怎么收取这些照片的档案?

这些思考,都是先前的冲印大厂不曾面对的,不管走哪一种方式,透过有效率的系统进行内控与稽核都是必要的,以确保服务品质。换言之,这些大厂将面对的是「数码商品的配销问题」,而这是以往的人从来都没做过的事。

然而,这件事情背后的更大疑问在于,数码商品到底需不需要实体通路?由在线冲印的例子看起来,实体渠道的任务已经不再是销售,而只是一个取货的点。换言之,冲印店是可以轻易被便利商店取代的。

如果这样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对于传统冲印店未来的角色跟定位,冲印大厂们可能要及早作规划及准备了。

此外,在在线冲印的新事业中,最大的受惠者就是物流业者以及便利商店等渠道。数字化以及网络化的时代到来,它们的生意不但没有被打坏,反而因此蒸蒸日上。

正如先前美国亚马逊网络书店的出现,其送书的运费足以让FedEx 买了四架全新的飞机,以便专门载运亚马逊出售的书籍一样,这些在实体世界运送货品的企业因此而应接不暇,这也是原先始料不及的事情。

在线销售书籍吃亏的地方在于,一本书的售价会随著时间而下跌,亚马逊因此会有营运上的压力。但是不管书籍的售价是多少,运送一本书的运费却不会改变。这是为何亚马逊还没赚钱,但FedEx 已经买了四架新飞机的原因。

然而,在线冲印却不同,冲洗相片的价格不会随著时间变动,经营线上冲印的业者更没有仓储的压力,在这点上面彻底展现了数码商品在销售上的迷人之处。

不论如何,在线冲印的兴起,将留下无穷的讨论空间让我们去观察与摸索,很多的经验对于未来数码商品的销售都将有正面的助益。 http://china.digitalwall.com/scripts/readcount.asp?UID=171(文:黄芳宇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next.gif 针对本文发表意见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prev.gif 上一篇:从在线冲印谈数码商品的价值链(四)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next.gif 下一篇:互联网第二章:数字渠道(一)对电子商务的正确期待

■ 历史上的今天

你必须正视的竞价排名广告 - 2005/11/06

逝去的电子报营销年代 - 2004/11/07

ADSL:科技营销的瓶颈与突破 - 2003/11/09

垃圾电子报 - 2003/11/02

网络即将回归电信行业 - 2001/11/04

达康的冬天 - 2000/11/05

CD 交换中心的启示 - MP3的未来 - 1999/11/07

经营门户网站的战略思考 - 1998/11/05


黄芳宇,数位之墙总编,资深电信/互联网/科技行业工作者。本文著作权为数位之墙所有,欢迎传阅。如欲用于商业用途请先来信取得授权,数位之墙保留一切权利。

因为梦想,数位之墙于1998年 4月诞生,以独立站点的型态营运。希望能发挥微薄的力量,让人们对于科技营销议题有更多面向的思考。



个人.家庭.数字化 - 数位之墙

欲引用本站图文,请先取得授权。本站保留一切权利 〤opyright 2006,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webmaster@digitalwall.com http://extreme-dm.com/z/?tag=dwmaster&j=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