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网络媒体 |
<网络媒体>网络行业的解体(一)垃圾邮件与网络广告业的崩坏
2001/10/14 - By 数位之墙黄芳宇 - 关键字/标签:电子商务 网络营销 门户网站 垃圾 网络广告 品牌
一个朋友在某间网络营销顾问公司工作,因为举办国际性的研讨会,从国外请了知名的人士前来台湾讲课。内容大体是谈网站设计与经营的一些诀窍等等。我看过课程的内容,认为对于一些中小企业的经营者来说相当实用。至少比前几年网络当红的时候,外头一些滥竽充数的课程要来得扎实很多。然而这个课程却来得有点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经济不景气,中小企业的经理人每天为了「实体」的事情忙到晕头转向,根本抽不出身来管「虚拟」的事情。其实,是几乎所有关于网络(不管是电子商务或者是企业E 化等等)的课程,报名人数都呈现大幅滑落的状况。于是,如何想办法让多一点人来报名,变成头痛的问题。
以往的正常管道是透过媒体来宣传,这种课程也很容易透过门户网站 来广告,因为族群蛮集中的。然而确实因为不景气的关系,这方面的宣传预算非常吃紧,眼看著报名快截止了,只好到处拜托有力的朋友帮帮忙。
但是过了没多久,笔者在私人用的电子邮件邮箱中收到了一封广告垃圾信,内容居然是该公司的这次课程的广告。我非常的惊讶,因为通常一般的公司不会愿意去网络上买这种垃圾信名单来乱发,多少会顾虑形象的问题。没想到他们居然做了,难到台湾不景气的状况已经到了无法让企业再谈什么矜持的地步了吗?
在网络上待得久一点的人可能会发现到,最近网络上面卖电子邮件名单的人越来越多。以前偶尔会接到这种卖名单的垃圾信,但是频率还好,而且从发信人的地址和邮件内容,约略可以猜出大概就是那几个人在卖。
但是最近卖名单的人却越来越多,而且因为「同业」间彼此竞争激烈,导致卖名单的人服务也越做越好。而且这些人为了卖名单所发过来的垃圾信,不管是内容以及设计居然有越来越讲究越来越专业的现象。以往发垃圾信需要对网络的基础建设以及电子邮件主机的运作方式有点了解,现在这些人帮「客户」都想得非常的周到,甚至还有免费教育训练的课程,教你怎么发垃圾信。
以往会去买这些名单来发垃圾广告信的人,通常是很小型的企业,否则就是个体户,自己一个人做做小生意,想用无成本的方式做做宣传。但最近笔者观察到,一些大型的企业也开始买名单发大量广告信。其中不乏知名的化妆品品牌,笔者在同一个电子邮件用户名中收到该公司的邮件三次,显然对方发送的频率也很高。
如同我那个朋友的公司一样,为了省钱,这样的方式似乎值得试试。所以接下来连大公司都开始采用这种方式做宣传的情况是绝对可以想见。其实发大量广告信这种事情,在传统的世界里也早就行之有年,很多大公司也是聘用大量工读生沿街投递广告到每户人家的邮箱中,所以现在只是把这件事情搬到网络上来做,又有什么心理负担?
然而这样的举动,却慢慢的在蚕食著目前互联网商业化的根基。众所周知以往的网络行业是构筑在网络广告的基石上面,虽然笔者三年前就质疑过这个基石是否稳固,然而毕竟它也运作了这么多年。而当 Banner广告惨败之后,业界开始流行电子邮件营销广告,很多入口网站因为拥有大量的会员基础而开始「合法的」卖名单。
只是门户网站所卖的名单当然是比较贵,而且各家计费方式以及行情都相差很多,其中最便宜的,即使是一次发给140 万会员广告信,也要价20万元。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经理人,这个时候你会不会考虑去买一组200 万人的垃圾邮件名单回来,只要花2000元,免费教育训练教到你会发,还可以利用网吧发信,把成本完全转嫁出去?
这样下去,网络广告以及网络营销的行业会全面解体。原本电子邮件营销确实相当有效,看起来似乎是网络广告的救星。然而问题是发送一份电子邮件广告的成本到底是多少,到目前为止没人算得出来,否则各大门户网站的收费标准也不会这么分歧。
门户网站接下去还要与网络上便宜的名单竞争,除非门户网站可以说服广告主,多花这20万的效果要比便宜的名单效果高出100 倍,否则相信在不景气的情况下,广告主祇会越来越精打细算而已,他们不见得真的会去买便宜名单,但是却有足够理由对门户网站杀价。
网络广告行业的崩坏已经近在眼前。一方面全球不景气,首先冲击的本来就是广告业,而网络广告本身就是个还没站稳的广告界新兵,在炮火下生存的能力颇受怀疑。另一方面,网络广告到目前为止其实连成本与利润都还没算清楚,这样子难以形成行业规模。
网络广告的崩坏,显示了以往构筑在广告模式为基础的互联网行业,从门户网站到内容提供者到网络广告代理商的行业结构,全部都错了。从财力比较不雄厚的内容提供者开始消失,到最近的网络广告公司开始消失,门户网站的末日已经不远。 http://china.digitalwall.com/scripts/readcount.asp?UID=115(文:黄芳宇)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next.gif 针对本文发表意见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prev.gif 上一篇:PDA
市场蹲下去,因为快跳起来了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next.gif
下一篇:网络行业的解体(二)门户网站的拆解
■ 历史上的今天 |
■ 数字家庭市场的另类想像 - 2005/10/16
■ 从电脑化,网络化,到数字化(上) - 2004/10/17
■ 质感与造型是肤浅的 - 2004/10/10
■ Yahoo! Messenger与网内互打 - 2003/10/19
■ 公司网站真棘手(下)联盟没战略? - 2003/10/12
■ 从在线冲印谈数码商品的价值链(二) - 2002/10/13
■ 数字信任 - 2000/10/15
■ 电子商务硝烟四起 - 1999/10/10
黄芳宇,数位之墙总编,资深电信/互联网/科技行业工作者。本文著作权为数位之墙所有,欢迎传阅。如欲用于商业用途请先来信取得授权,数位之墙保留一切权利。
因为梦想,数位之墙于1998年 4月诞生,以独立站点的型态营运。希望能发挥微薄的力量,让人们对于科技营销议题有更多面向的思考。
|
个人.家庭.数字化 - 数位之墙 |
|
欲引用本站图文,请先取得授权。本站保留一切权利 〤opyright 2006,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webmaster@digitalwall.com
http://extreme-dm.com/z/?tag=dwmaster&j=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