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无线通讯 |
<无线通讯>移动上网必须先完成基础建设
2000/11/26 - By 数位之墙黄芳宇 - 关键字/标签:电子商务 手机 宽带 移动上网 网络媒体 B2B B2C WAP 品牌
看见了日本NTT DoCoMo成功的例子,全球的通讯大厂莫不把移动上网 视为未来的商机所在。NTT DoCoMo利用PHX 移动通讯系统,成功的建立起一个移动上网的王国。在日本,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超过了使用电脑上网的人数。然而举目世界,目前也只有日本出现这样的奇特景观,这跟日本的封闭性通讯系统有很大的关系。全球大部分的地区对于移动上网这件事情都还处在摸索的阶段。虽然 WAP 的标准不断的推进,支持WAP 的手机也一只一只的推出,通讯厂商花了大钱作广告促销,但是使用这项服务的人却还是没有多少,甚至最近有厂商推出所谓的「移动上网卡」,号称可以上网,背后反而是走回老路去使用SKT 加上短信的功能传送资料。
美国有很多的文献在探讨移动上网的各种发展,包含移动广告的技术与标准,还有移动电子商务的可能发展。这些发展确实需要在现阶段就投入去探索。但是在探索这些议题之前,我们还是必须先回到原点,从用户行为以及网络发展的历程开始看起。
使用台式电脑上网,这样的行为有哪些是已经成熟的?网络用户在网络上收看内容和使用服务的行为,以及附带发生浏览广告的行为是否已经成熟?对于有价网络内容付费的习惯是否已经成熟?在网络上消费乃的行为是否已经从早期的用户扩散到一般的用户?
网络的淘金热潮散去,有助于我们看清楚一些事实。首先,广告在网路上呈现的方式以及网络需要用户主动使用的特性,让广告的效果备受质疑。而订阅有价信息的商业模式似乎比较适合某些利基市场。而宽带多媒体的发展已经开始,可能会对网络的呈现方式有结构性的影响,但是宽带的普及以及在介面上的呈现方式目前都还在摸索当中。
其次,电子商务背后所需要的各种信任,包含对网站本身的品牌信任,递送系统的信任,法律的信任等等,到目前为止还不到非常成熟。事实上,在B2B 的电子商务还没成熟之前,发展B2C 电子商务会非常的吃力,因为在供应鍊的部分可能无法自动化必须耗用大量人工。
几年前网络的发展,就好像我们在东区人潮拥挤的百货公司里面开设了一个店面,已经发出大量的广告文宣招揽客户上门,但是店里面的装潢却还没有完成,人手不够,服务的流程论七八遭。客户被广告吸引进门之后,发现这个店不但设施简陋而且服务乱七八糟,很快的就失望而去。
去年的美国耶诞节是B2C 零售网站最热卖的一年,生意好到网站几乎被人潮冲垮。但是却也大量的爆发了消费者付钱却收不到货或者直到耶诞节过后才收到网站珊珊来迟的货品。这是因为网站后端的处理经验以及整个流程还没有成熟的缘故。
追根究底,B2C 的网站,包含网络媒体以及B2C 的电子商务网站为什么这么不争气?又为什么经营者会这么苦哈哈的?答案是基础建设根本没完成。
现在的网络流行宽带以及多媒体的技术应用,这是基础建设。现在的网络流行B2B,ASP,以及企业E 化,这些也是基础建设。在台湾,便利商店慢慢的在调整体质以便于将B2C 网站的货物可以经由店点递交,这也是基础建设。
一个行业要兴起,所有的条件都必须完备。这些条件就是这个行业的基础建设,包含了软件以及硬件和法律,还有行业上下游合作的默契等等的因素在内,剩下来的就是等待用户在这个完整的环境底下改变行为。因为环境完整,所以消费者的行为比较容易被培养。否则网友可能在窄频上被耗用带宽的网络告吓到,也可能在B2C 网站上购物下单之后两星期才收到。
现在的网络股下跌,其实就好像我们先前所举的例子一样,基础建设还没完成就在闹区开店,为了冲人潮所以花大把银子广告,结果改变用户行为的过程缓慢,因为用户根本对于简陋的设施以及粗糙的服务感到厌烦。网站对用户没有吸引力,投资人回归理性,股票自然非下跌不可。
而面对目前当红的移动广告以及移动商务,我们不禁也要发出这样的疑问了:如果连「使用台式电脑上网所创造出来的网络行业」,现在都面临必须回头去练基本功,重新蹲马步的状况,那么移动上网的基础建设进行的如何了呢?
费用太贵,手机介面太不好操作,联机速度超慢,内容显示困难,这是硬件和软件的部分。这些直接面对用户的部分往往让人尝试一次之后就完全放弃,而这些部分「台式网络行业」花了很久才克服,而且还继续往宽带的路上摸索中。其他更后端的例如营运模式,行业合作模式等等就更需要欢时间等待了。
现阶段的社会气氛往往让人对于高科技的东西期望过高,我们从广告上看见各种移动上网的远景当然是很好,只是当我们实际购买了产品回家使用之后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时,期望的落差只怕更甚。我们从台式网络行业所看到的历程,值得移动上网行业借镜。 http://china.digitalwall.com/scripts/readcount.asp?UID=70(文:黄芳宇)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next.gif 针对本文发表意见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prev.gif 上一篇:媒体集成与中央厨房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next.gif 下一篇:版权与介面将决定电子书的发展
■ 历史上的今天 |
■ Google的抉择(下)给软件巨人的两巴掌 - 2005/11/20
■ 网络电话VoIP(一)不赚通讯财的人是傻子 - 2004/11/28
■ 盲目的 CRM:客户关系管理 - 2004/11/21
■ 个人工作者也需要 CRM系统 - 2003/11/23
■ 互联网第二章:数字渠道(三)市集店面与路边摊 - 2002/11/24
■ 我在通讯行业的日子(上) - 2001/11/25
■ 网络的价值在生活化 - 1999/11/28
黄芳宇,数位之墙总编,资深电信/互联网/科技行业工作者。本文著作权为数位之墙所有,欢迎传阅。如欲用于商业用途请先来信取得授权,数位之墙保留一切权利。
因为梦想,数位之墙于1998年 4月诞生,以独立站点的型态营运。希望能发挥微薄的力量,让人们对于科技营销议题有更多面向的思考。
|
个人.家庭.数字化 - 数位之墙 |
|
欲引用本站图文,请先取得授权。本站保留一切权利 〤opyright 2006,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webmaster@digitalwall.com
http://extreme-dm.com/z/?tag=dwmaster&j=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