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数字内容 |
<数字内容>网络教学市场
2000/10/08 - By 数位之墙黄芳宇 - 关键字/标签:电子商务 网络营销 宽带 B2B B2C 互动电视
互联网的远距应用,笔者自从大学时期起一直不断的听到有学校或者研究单位在进行研究,研究项目不外乎是远距的医疗以及远距的教学。尤其是远距教学,因为不像远距医疗这般有著高进入门槛,而且教育市场的商机本来就相当的令人注目,所以投入的人也相对的较多。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研究,远距医疗目前仍然不脱实验的色彩,因为医疗设备的投资研发看起来是大型单的位才能进行的事情。而远距教学则拜互联网发达之赐,有了很好的一个实验场所,甚至已经经过了一轮的商业化洗礼。
还记得大约两年前的时候,网络上面兴起了一股远距教学的风潮。美国很多大学开办相关的学程,让学生可以在家里面透过网络学习,学成之后仍然授与学位。一时之间所有人趋之若鹜,除了大学之外,很多的成人教育机构也开始纷纷提供相关的课程。
很有趣的是,这些课程大部分都跟网络有关,例如电子商务的学程,或者网络营销的学程。透过网络拿取与网络相关的学位,这听起来很合理吧。而且网络本来就没有地理上的限制,所以跨国的学习也变成了可能。
这股网络远距教学的风潮,随著越来越多被发现的问题而慢慢的冷却下来。绝大部分的美国大学取消了相关的学程,现在只剩下少部分的学校还有。有的学校甚至于要求目前还在修课的学生必须要开始到校跟其他学生一起上课。从极热到极冷,这中间究竟发生什么事情了,难道学界人士盼望,商业人士看好的远距教学市场,竟无法用网络这个媒体来完成吗?
所谓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沟通的行为。至于沟通的管道则有很多不同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在研究所谓的教学方法,教具等等,就是为了让学习者可以透过某些有效的方法达成「了解」这个目的。
有效率的学习对于学习者来说当然重要,这也衍伸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适合什么样的教学方式的问题。面对面的沟通,那种即时互动的感觉应该是最有效的。有经验的老师会去判读学生的表情,反应,进而给予不同指导。与教学者互动,这一直是教育的核心。
广播式的教学,例如空中大学使用电视作为教学的工具。单向式的传播对于互动有著极大的杀伤力。虽然我们不能抹煞自学者有著强烈的学习动机,( 会使用这种管道来学习的人士通常是有著极高的意愿的社会人士 )但是就学习的效率上,是比不上现场的教学。
但是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文化问题。台湾的学府,即使是在大学,学生上课也很少和老师互动,通常是一言堂式的讲学。把那样低互动的情境转移到电视教学上面,其实也还算合理。某种情况来看,透过所谓的互动电视教学,反而对学生造成压力,因为学生马上就面临必须即时和老师一对一互动的情况。
网络向来是以互动著称,但是互动的频率以及方便性,与互动的有效性是两回事。现在大家在谈的非同步教学,让老师和学生可以不一定要同时在在线。通常的状况是,老师把教材准备在网站上,学生上去研读,然后透过电子邮件等管道来互动,例如问问题出作业等等。
这种互动方式是非即时的,当学生或者老师做出一个动作的时候,通常就是等,等著对方回应。习惯以电子邮件来作为沟通工具的人,必然跟笔者有相同的感受:电子邮件很方便,但是效率极低,经常会有词不达意的情况,而且他老是让你等。然后最重要的一件事,打字经常花去我们太多的时间。这会让老师和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打字上面。
人是很奇怪的动物,人与人如果没有见过面,就不会产生所谓的信任感,( 即使见过面了都还不一定产生 )而信任感,却是沟通的基础。笔者长期于跨国公司工作,深深了解那种互信的重要。如果沟通的双方都带著一丝丝的怀疑与猜忌在沟通著,那么事情绝对作不成。
宽带的时代来临时看起来带来一线曙光,他可以让远距离的同步教学实现。在网络上传递视频,声音,可以让老师除了像电视教学般的讲课之外,还可以掌握学生的反应。这虽然比起电视教学要更进步一级,但是和现场的教学毕竟还是有差距的。而且如果学生的视频和声音无法送达到老师这边,那么最后我们还是会看见双方虽然同时在在线互动,但是最后却用打字的方式在沟通,导致效率打打折扣。
透过纯网络的管道进行互动式教学,看起来还有一段时间要走。但是可以期待,因为任何教学管道都会有适合在上面进行的教学内容。网路只是还没找到,什么东西适合在上面教学而已。
从商业获利的角度来看,教育训练的市场确实商机无限。只是不管从学习的效率( 如果人们是付钱学习的,就会要求效率 )或者是经营者要快速获利的角度来看,实体的学习都会是主角,然后辅以网络为配角才有可能成功。
除了 B2C的部分, B2B的部分也是经营的重点。教育市场可以获利的不仅只是教学的部分而已,连带的相关教材的贩售才是利润可观的地方。美国有许多经营青少年学习的网站,除了提供各种的在线课程以及付费才能进行的在线考试之外,教材的销售成为最大的获利来源。
教育训练的市场存在著各种不同的利基,而且只要能被证明是有效学习的方法,就有可能存活。君不见台北南阳街的留学补习班数十年如一日的人潮汹涌,可见光是留学游学这个行业的利润就已经相当惊人。
网络教学市场相当的大,思考怎么样透过网络这个管道可以切入市场的某个环节,确实存在著获利的可能。但是千万不要忘了网络不是万能,我们必须让他以适当的型态在这个行业出现。思考网络的特质,我们将会找到答案。 http://china.digitalwall.com/scripts/readcount.asp?UID=63(文:黄芳宇)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next.gif 针对本文发表意见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prev.gif 上一篇:重新检视B2B 与B2C 电子商务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next.gif 下一篇:数字信任
■ 历史上的今天 |
■ 品牌是网络营销最后依归 - 2005/10/09
■ P2P 的罪与罚(二)贪婪的火焰 - 2005/10/02
■ 数字内容经营三要件(四)依照消费预算订价 - 2004/10/03
■ 公司网站真棘手(中)部门踢皮球? - 2003/10/05
■ 从在线冲印谈数码商品的价值链(一) - 2002/10/06
■ PDA 市场蹲下去,因为快跳起来了 - 2001/10/07
■ 地震来了,网络能做什么? - 1999/10/03
■ 电子商务:传统的延伸还是全新的型态【趋势篇】 - 1998/10/05
■ HTML会成为便携式文件标准 - 1996/10/05
黄芳宇,数位之墙总编,资深电信/互联网/科技行业工作者。本文著作权为数位之墙所有,欢迎传阅。如欲用于商业用途请先来信取得授权,数位之墙保留一切权利。
因为梦想,数位之墙于1998年 4月诞生,以独立站点的型态营运。希望能发挥微薄的力量,让人们对于科技营销议题有更多面向的思考。
|
个人.家庭.数字化 - 数位之墙 |
|
欲引用本站图文,请先取得授权。本站保留一切权利 〤opyright 2006,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webmaster@digitalwall.com
http://extreme-dm.com/z/?tag=dwmaster&j=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