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数字管理 |
<数字管理>网页设计的未来
1998/07/05 - By 数位之墙黄芳宇 - 关键字/标签:电子商务 搜索引擎 网络营销 ISP 网络媒体
记得在民国83年的时候,笔者还只是大学四年级的学生,那时候最普及的浏览器是 NCSA MOSAIC,网景才刚刚推出它的浏览器Navigator 1.0版。那时候知道全球信息网(WWW)的人还不太多,像笔者这种使用 Photoshop做图,用windows 3.1记事簿写HTML制作网页的人,在同学的眼中根本就是异类。写网页是件苦差事,因为写了一大堆HTML程式码,只能凭空猜测网页将来的长相。否则就必须一边写,一边要不断使用浏览器Reload重新载入档案看看画面效果。在HTML 1.0的时代因为语法简单这点尚可忍受,但是在HTML 2.0中出现了表格的规范之后,一旦写起复杂的表格真是要人命。还记得当时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商量要用Visual C++ 写一个所见即所得的网页编辑器,以后就只要像在Word中编辑文件一样拖过来拉过去就好,不必再一行一行的写HTML做苦工。
这样的想法随著笔者以及诸好友们相继入伍而作罢。但是internet却从不曾停止成长的脚步,不管是技术或者是使用人口以及随之而来的商机。HTML的版本从2.0,3.0一路攀升到现在的4.0,再加上VBscript 和Javascript,以及最新的Dynamic HTML甚至于XML,XSL,再加上两大浏览器厂牌对各种标准支持的程度不一,甚至自创标准的情形,网页设计的复杂度不断在增加,除了设计的层面之外,网站的管理,后端数据库系统的集成,加上跨平台对不同浏览器的支持,这些课题已经不是简单的写写HTML就可以解决的事情。现在除了一些比较早期就接触 WWW的玩家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直接编写HTML,一方面除了前面所提到网页设计的复杂度增加之外,号称所见即所得的网页编辑工具功能不断增强而且价格愈见普及也是一大原因。在台湾,使用率最高的大概要算Microsoft的Frontpage了,在业界几乎是开发网页的必备工具。至于一般人写写个人网页,甚至在4.0 版的浏览器中就有免费奉送的编辑器可用。例如Netscape所赠送的Composer以及Microsoft 的Frontpage Express等等。
笔者退伍之后开始寻找工作时,赫然发现这个社会上多了两种新兴的职业~「网页设计师」以及「网页程序员」~想不到当年只是玩票性质的事情现在居然成为吃饭的工具。不过从这两种新兴的工作我们却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首先是「网页设计」和「网页程式设计」以及「程式设计」这三者的不同,早年 WWW刚刚兴起的时候,会写应用程序的人不会写网页程式,例如 CGI程式或是网站数据库程式,所以一般公司在徵才的时候必须特别注明是「网页程式」设计师。但是随著 WWW的普及以及网络运算环境的成熟,撰写以 Web为平台的网络应用程序已经变成每个大学信息相关科系学生的必修课程。换言之每一个应用程序员都必须要有在 Web上撰写程式的能力,否则在信息行业是不具有竞争力的。笔者在业界待了一阵子就发现,在台湾有很多公司的MIS人员仍然死守著DOS以及Windows 3.1 或者是AS-400 等等封闭系统不放。情况好一点的虽然已经改换Windows 95或者是 Windows NT,但是一旦老板交代下来说公司要上网,也是一样束手无策。毕竟互联网这个领域实在太新,也进步的太快。这个开放系统马上就危及到从前MIS人员的生路。
其次是「网页设计」和「网页程式设计」的不同。一般而言,一个网站的美观程度通常不是一个写程式的人可以照顾的很好的,因为美术设计的能力太专业了,而程式设计也是。最常遇到的状况是,会写网页程式的人不会美工,懂得美术设计的人不会写程式,而且通常美术设计人员和程序员的思考逻辑存在很大的差异,如何能沟通这两种人往往伤透了脑筋。因此能同时精通这两者的人经常是奇货可居,薪水也就高居不下。
随著网页编辑器越来越容易使用,价格也越来越便宜的情形下,网页设计师的职务也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挑战。当网页设计的能力成为每一个人必备的技能的时候( 就好像现在,使用Microsoft Word,Excel 的能力好像已经成为每个工薪阶级的必备技能一样 ),在企业中这个职务自然会消失掉。不要怀疑,你知道现在有多少小学生已经拥有个人网页并且完全是由个人自行制作的吗?我们的下一代和网络以及电脑相处的情形好到出人意料之外。此外现在也有越来越多软件可以很方便的使企业内部员工,将他们制作的文件放到公司Intranet主机上面和他人分享。例如Microsoft的Site Server等等。在这种情形下,公司内每个人都是网页设计师了。
然而,美工的能力以及网络程式的撰写却仍然是一门专业。虽然书局里面有满坑满谷的Photoshop 书籍,但是美术设计最重要的是美术概念以及将概念实现出来的能力,而不是操作Photoshop 等美工设计软件的能力或熟练程度,至于程式设计自然就更不用提。虽然未来人人都有自行设计网页的能力,但是要设计美观的网页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就好像大家都会写字,但是却不是人人都能写出好文章来一样。因此网页设计将来会越来越倾向专业制作。美术设计的专业在于赋予网站一个美观的外在,而系统建置的能力在于建立方便稳固的系统,能让企业内部员工将自己的文件出版到网络上面,不管是对内的 Intranet或是对外的Internet。
现在在互联网的领域中,从事网页设计的是哪些人呢?最早期是ISP ,不论大小,因为自己拥有带宽,所以也提供网页设计的服务。在国内网络发展的初期,这些ISP 真的是有接不完的案子,客户对网络也不甚了解,因此往往都能够卖到好价钱。随著网络市场的发展,客户越来越精明,品质不好的经不起客户挑剔只好削假竞争,此外有许多学生自行在外面兼差或者是个人工作室做网页设计,行情从一页 500 元起不等,结果整个市场行情被打乱掉,导致利润越来越少,因此很多 ISP现在也不再提供这方面的服务,或者是网页设计部门的虚拟化。
所谓的虚拟化,讲白一点就是「外包制作」。 ISP依旧对外宣称提供网页设计的服务,但是案子接进来之后,却不自己制作而是发包出去给协力厂商,然后赚取差价。这是很节省成本的,因为现在的客户对网页设计要求都很高, ISP必须要雇用够水准的设计人员花很多时间力气去满足客户需求,利润却又不高,因此还不如外包出去制作。正因为如此,导致另外一种新兴的行业兴起~专业网页设计工作室~。或许有人会问,这种工作室型态的网页设计公司不是早就存在了吗?不同的是,现在的网页设计工作室很多都是和 ISP搭配,走高品质设计的路线。因为品质够高,所以价格有一定的水准,而且客户来源固定,因此可以维持一定的获利。
网页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第一是结合Intranet成为「网站建置」的Total Solution,第二是专业的网络营销。浏览器人人会用,将公司内部的管理系统全部集成到Web Server底下去,只要透过一个浏览器介面,公司内部的信息管理就可以相当省力。还不只于此,目前的Intranet架构中,员工们可能只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未来还可能赋予员工不同层级的权限,主动将资料发布到网站上,提供其他员工或者客户参考。这种做法会将网页更新的责任完全分配到每一位员工身上,所以会导致前面笔者所提到的情形,企业内部不再需要雇用专职的网页设计师, MIS部门的人员只要负责建立起这个架构并定期维护就好,至于美工设计则外包给专业的设计公司制作。
以台湾中小企业居多的状况而言,大部分没有自己的 MIS部门,因此 intranet的建立在未来的网络市场会相当的看好,因为困难度高所以它的利润会比网页设计高出许多。而且目前intranet的开发工具都已经相当成熟,例如Microsoft推出的Site Server就能够提供前面提到的这些应用。此外还有不少的网站开发工具标榜著 Database Driven ,言下之意所有的网页都可以由Web Server到数据库去抓取程式并且套用某些事先定义好的板样template下去产生。这对于大部分的企业而言反而是比花俏的网页设计要来得重要的多,因为只要更新数据库的内容,就可以同时更新网页上面的资料,再也不必雇用专职的网页设计师或是请网页设计公司来修改网页。这样的模式一旦流行起来,对专门制作网页的设计公司和企业主而言可说是两蒙其利的。对于网页设计公司而言,帮企业主维护网页简直没什么利润可言,花相同的时间还不如帮新的客户建置新网站利润来得高。对企业主而言,有时候只是间单的文字修改而已,还要外包出去维护,实在不方便也不划算。
所谓的网络营销并不是要把一个网站炒热到每个人都上来看,除非是大型网络媒体,一般公司行号的网站只要能抓住特定的族群就算成功了。而这些特定族群通常怀有特定目的而来,无非是想和该公司做生意,因此提供适当的信息是相当重要的。但是提供信息并不等于将网站视为布告栏,早年很多公司一窝蜂的上网,结果建置了一堆无人光顾的站点出来,网站的访客人数一个月只有个位数,一张订单也没接到。由此可知网页设计不是问题,网站建置也不是问题,怎样才能把网站营销出去让目标客户来看才是最大的问题。当然,绝对不是将网站的网址拿到搜索引擎去登录,或是花钱到网络媒体去刊登banner广告事情就解决了。这是一种迷思,在这种心态的背后基本上是将「建置网站」和「广告」画上等号的。除非网站的内容足够吸引一般普罗大众,并且资料能做到至少每周更新,否则乏人问津是理所当然。但是一般公司行号的资料大部分都很少改变,而且内容通常只针对特定族群。花钱建置一个幽灵网站,满心以为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的希望落空,难怪现在的公司行号要上网都特别小心谨慎。
今年在互联网的领域之中,最热门的话题要属电子商务了。也不知道是谁最先喊出来的「三十万元上网开店」,加上政府的大力推动,很多企业都要上网了。把握这个风潮,今年就可以在网页设计上面有不错的利润。不过对于那些真的拿出三十万元上网开店的人而言,恐怕是恶梦的开始了。 http://china.digitalwall.com/scripts/readcount.asp?UID=11(文:黄芳宇)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next.gif 针对本文发表意见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prev.gif
上一篇:网络媒体的迷思(二)Push是互联网的未来吗
http://china.digitalwall.com/images/next.gif 下一篇:垃圾邮件的是与非
■ 历史上的今天 |
■ 外资互联网企业的中国失语症 - 2006/07/09
■ 比尔盖茨(Bill Gates)与世代之眼 - 2006/07/02
■ 终极的移动装置(三)视频,储存,版权管理 - 2005/07/03
■ 漫谈数字音乐(四)多元订价方式 - 2004/07/04
■ 从网络交友谈社区网站发展 - 2003/07/06
■ 封闭的移动上网市场(二)行业分工与分利 - 2002/07/07
■ 终极的互联网(六)封闭的网络来自封闭的人心 - 2001/07/08
■ 终极的互联网(五)第二波创业潮与小型内容提供者 - 2001/07/01
■ 我即将离开新浪,踏上征途 - 2000/07/09
■ 网络公司的广告竞赛 - 2000/07/02
黄芳宇,数位之墙总编,资深电信/互联网/科技行业工作者。本文著作权为数位之墙所有,欢迎传阅。如欲用于商业用途请先来信取得授权,数位之墙保留一切权利。
因为梦想,数位之墙于1998年 4月诞生,以独立站点的型态营运。希望能发挥微薄的力量,让人们对于科技营销议题有更多面向的思考。
|
个人.家庭.数字化 - 数位之墙 |
|
欲引用本站图文,请先取得授权。本站保留一切权利 〤opyright 2006,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webmaster@digitalwall.com
http://extreme-dm.com/z/?tag=dwmaster&j=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