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写这个系列的时候是2006年6月,现在已经是2007年1月了,事实再次证明时间过得是多么的快。
中间隔了这么长时间没写这个系列,原因有很多,很重要的一条是我一直没想好接下来该写谁。
现在我决定写猴子,因为再拖确实是不像话了。
可我又真的不想这么快写猴子,我应该把猴子留到最后来压轴。写完猴子再写别人会很困难,因为猴子的种种事迹是骇人听闻、罄竹难书的。
写到猴子,什么歹毒的成语我都敢用出来。我不怕!我偷偷地告诉大家,凭猴子的语文水平,他多半会以为“骇人听闻”就是小孩子间你听我说;“罄竹难书”呢,一定是指在竹子上写字很困难。
以猴子的想象力和愤青精神,读到此处,他或许还要掩卷沉思:古代人都是在竹子上写字的,真难啊!听说茅厕之后也是用竹片?mmd,那可真是遭了罪了,怨不得“造纸术”是四大发明之首呢!
猴子姓段,是云南人氏,读过武侠的人都知道,这个姓是很有传奇色彩的。可惜他的大号稍微差了点,叫“雪明”。要知道,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明”这个字在人名中的应用达到了烂俗的地步,小学生写作文,里面出现的小朋友,如果是男的,第一个就叫小明,第二个或者叫小强,或者叫小刚;女小朋友,第一个叫小红,第二个或者叫小丽,或者叫小芳。所以猴子的这个名字,毁就毁在了“明”字上。我时常梦想,如果猴子单名一个“雪”,叫做“段雪”,那简直就是绝了,这样的名字用在小说里,他敢不是个大侠?
所谓“猴子”只是一个外号。听到这个外号,不了解的人会把伊想象成瘦小精干,尖下巴颏,俩大眼睛瞎忽闪的形象。其实不然。猴子身高近一米八,长手长脚,圆圆的大饼子脸,单眼皮,眼圈一周似乎总是有些浮肿,好像一辈子从来没有睡醒过。十年前,当他年幼的时候,曾经很瘦,可现在连这最后一点和动物猴子有关联的特征也消失了。
现在的猴子很胖,身体也因此而极不灵活,走起路来缓慢且左右摇摆,有点像一只大号的企鹅。记得在03年的时候,已经发了胖猴子回到清华,要和大伙一块踢个球。我看到他的状态,很担心他。那时阿朱也在,但我不担心阿朱,因为阿朱在体育上从来就没有追求,而猴子小时候曾经生猛过,凭他的性格,很可能“人老心不老”,妄图用精神去对抗自己的肉体,这样会危险的。
于是当我们开始玩球的时候,我对猴子说:“你最好把准备活动做充分。”
猴子晃悠悠地,到一边做准备活动去了,半个小时没回来。
后来我想起了他,便去寻找,发现他正在树荫下坐着。我就问他干什么呢。伊说:“我做准备活动的时候踮了下脚,结果把自己扭伤了。”
我痛不欲生地看着猴子,猴子也看着我,但他微笑着,脸上的神情不仅坦然,甚至还带有一种近乎于无耻的得意。
如果人类的动物祖先们看到这一幕,它们一定会很愤怒的:这样一个人仍然挂着“猴子”的外号,这实在是一种深深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