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下第一味》六、谁人正午赏明月(3)

(2006-07-20 12:21:40)

“说到这何家,也曾有过一道独创的菜肴,在昔日扬州的市井闲人口中赫赫有名,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沈飞忽然想起什么,边走边问。

“何家独创的菜肴?”姜山默默想了会,毫无头绪,就笑着放弃了,“愿闻其详。”

沈飞嘴里很干脆地蹦出三个字来:“煮鸡蛋。”

“你骗人!煮鸡蛋谁不会呀?”浪浪性急地嚷嚷起来,姜山和徐丽婕知道沈飞必有下文,一时都不吱声,只是用好奇的目光盯着他。

果然,沈飞紧接着说道:“煮鸡蛋当然谁都会,可这鸡蛋却大不一般。当时何家小姐体弱,大夫开出方子,要进补人参。不过以小姐的体质,直接服用人参药性太冲,难以承受。后来何家的厨子就想了个办法,先将人参跺碎后掺于稻米中,让老母鸡食用。然后小姐每天煮食一只该母鸡产下的鸡蛋,这样药性经缓冲后,随鸡蛋进入小姐体内,强弱正好合适。”

“原来是这样的煮鸡蛋。”姜山哑然失笑,“不过昔日扬州富贾的奢华生活,却从中可见一斑。

说笑间,一行人已过了串楼,只见前面又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园林入口,门匾上写着“片石山房”四个字。沈飞转头看着姜山,问:“你知不知道这个地方的来历?”

姜山微微一笑,说:“这你可考不倒我。‘片石山房’是明末八大山人的书房。最初的‘寄啸山庄’就是以这个园子为基础扩建而成的。”

“啊?这八大山人都在一个地方学习呀?”浪浪仰起脖子,显得有些奇怪。

沈飞哈哈笑了起来:“你这个小笨蛋,这八大山人是明代著名画家石涛和尚的雅号,并不是指八个人。”

浪浪“嗯”了一声,也不知有没有听在心里。他蹦蹦跳跳地抢着跑进了园子,然后兴奋地欢呼了起来。

徐丽婕正要跟上,却见沈飞突然停下脚步,对着门墙上悬挂的一幅字帖专心致致地观摩起来。一边看还一边摇头晃脑地念着:“至于初学分布,务求平正,既能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复归之际,人书俱老。”

这是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中的一段话。”姜山解释说,“意思是练书法的人,一开始必须老老实实,写得工工整整,这一步练好了,才能追求一些笔法上的奇绝,最终奇绝达到极致,却又会回到平淡工整的意境中来,这时才算是书法中的最高境界。”

“哦。”沈飞象是恍然大悟,看着姜山拍手喝彩,“有意思!有道理!”

徐丽婕更是心中一动,低着头喃喃自语:“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复归之际,人书俱老?”她似乎悟到了些什么,但又看不明白。

“我们今天来可不是研究书法的。”姜山催促道,“还是快进园子吧!”

三人进了园子,只见园子南脚有一间小小的书房。那书房不大,此时门窗紧闭。正对书房的是一汪十丈见方的水池,水池中立着一座五六丈高的假山,造型甚是奇俏。顽皮的浪浪立刻跑上前去,在假山的石洞中穿行了两圈后,开始往山顶攀登。

这园子不大,一眼扫过后,并不见有其它出口,姜山抬头看了看天空,略带忧虑地说道:“马上就要到正午了。”

沈飞不慌不忙地沿着池边踱了几步,然后找好一个位置站定,冲姜山和徐丽婕招了招手:“你们过来,看那里。”

两人来到沈飞身边,顺着沈飞手指的方向看过去,然后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语气又惊又喜――在那碧绿的池水中,真的出现了一轮明月的倒影!

那轮月影就位于假山脚下,不仅白亮,而且又圆又大,当微风吹过时,亦会随着池水的荡漾而轻轻晃动,那副模样漂亮可爱之极,几乎让人忍不住想要弯腰将其掬在手中。

徐丽婕看了眼天空,朗朗晴日,哪里有半点月亮的影子?她心下大奇,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姜山也用询问的目光看着沈飞。

沈飞摸着自己的下巴,显得有些得意:“这个石涛是叠石的高手,这座假山就是他选用上好的太湖石砌构而成的。水池中的这轮‘人造月亮’称得上他叠石生涯中最出色的神来之笔。”

“人造月亮?”姜山和徐丽婕对看了一眼,似乎还是不太明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