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洋腔洋调背后的省思

(2006-05-15 15:34:24)

洋腔洋调背后的省思

 

 

 

洋腔洋调背后的省思

 

 

    在超女预选赛期间,感触颇多,我力争把每种感受都记录下来,放在我的博客里,和大家一起来探讨!

    也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啊!

 

洋腔洋调背后的省思

   

    “维一果具,痛骨的相湿忘不了”,像这样子不知所云的发音方式,在这一次超女预选赛的过程中大量的出现,原来的词意是“回忆过去,痛苦的相思忘不了”。还有把“呼吸”唱成“呼嘘”,把“爱你”唱成“害你”。“小城故事多”唱成“小真故事多”,如果现场把眼睛闭起来,还真认为有很多洋人来参加比赛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的年轻人在唱歌时候一瞬间变成洋腔样调、面目全非?这个问题让宋柯、春晓和我在一开始的时候完全模不着边,这也让我们对这一扭曲的现象有了探讨的兴趣。

 

    首先,我们不厌其烦的对参赛者提出这些疑问和纠正不下数百次,在过程中慢慢的看到了一些蛛丝马迹,直到有一位30岁左右的女教师参赛者,我终于恍然大悟问题出在哪里了,她一开始上台自我介绍时都还字正腔圆,但是一唱歌就变得洋腔洋调,记得她唱的是王力宏的歌,我就问她欣赏王力宏那一点,她竟然回答是王力宏的发音咬字方式,这时我已几乎拍板敲定找到答案了。

 

    过去这几年,台湾的唱片公司捧出了好多位成长在美国,加拿大等地的华人歌手,诸如王力宏,李玟,萧亚轩,陶喆等等,这些歌手具备了靓丽的外型,扎实的唱功,创作的实力,更有走在时尚尖端的敏锐触觉,经过台湾唱片公司精心的策划及推广,在音乐市场上大放异彩,可是他们拥有上述所有的条件是一般普罗大众最难以做到,而最容易学到的就是他们的咬字方式,因为可能把“呼嘘”唱回来“呼吸”,是这些歌手一直最头痛的问题,可是这些失去分辨能力的崇拜者却以为这样子做是最时尚的唱法,管你是流行通俗,或是民间小调,一律“呼嘘”之,在这片大量“误解”和蔓延的情况下,一下之泛滥不可收拾。

 

    也许这种狂潮是难以阻挡的,严重的后果是中国人以后唱歌大部分人都是这样子。但是难以阻挡的浪潮不代表正确,我们要大声的对这种严重的“误解学习”说“不”,虽然摊开双手难以阻挡洪水,我们也不愿袖手旁观,任由其泛滥成灾。

 

    大声的对这些人说这是不对的,用中国人的方式唱中国人的歌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对网友的答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