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梅兰芳〉

(2009-01-04 12:10:52)
标签:

梅兰芳

燕十三

戏剧冲突

余少群

    新年到,新年好!

    本来预计是在08年的时候写写《梅兰芳》的影评,没预料的就到了09年了。元旦放假的这几天我光裹着被子过了。(感冒是我挥之不去的噩梦,也好给我省下不少的银子)。

  《梅兰芳》给我留下记忆深刻的就是余少群演的少年梅兰芳,我很少看京剧。对京剧的了解也在皮毛阶段,就我这样皮毛的认知中我也知道梅兰芳,也知道他是一代大师,知道他是演女人比女人更像的男人,知道他的《贵妃醉酒》;知道他的《霸王别姬》;他的“梅派”唱腔......余少群饰演的梅兰芳粉墨登场后震撼的不光是邱如白,还有台下的我们.没看过梅大师的表演,但是余少群在台上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无不带着女人的娇媚,女性的幽雅.真是看的我这样的女人也痴了,更何况男人呢.个人认为本剧最高潮就是"梅兰芳"跟"燕十三"的斗戏。由先失败到最后空前的胜利,成就了梅兰芳也“完结”了燕十三。

  到后面黎明饰演的梅兰芳,确实感觉很儒雅。但是,感觉少了灵魂,人物不鲜活,不生动。我反而觉得邱少百出彩不少,个性十足。强烈的戏剧冲突才会给观众感官和精神上的冲击,才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个人认为在《梅兰芳》后面的部分这样的戏剧冲突不明显:梅兰芳与孟小冬的爱恋与他钟爱的戏剧事业的冲突;个人喜好跟民族意识的冲突;台上热闹与台下孤独的冲突.......

  不过,总而言之.《梅兰芳》是部不错的电影。从影院出来听见很多人抱怨,说期望太高,说演员没有演出梅先生的神韵......要求太过苛刻了吧.这种人物传记体裁的电影,要想原本展现人物的神韵我个人认为是不可能的,一般人尚难以做到,更何况一代大师呢?所以我们只求形似就不要强求神似了.当然,观众的高品位高追求是鞭策中国电影加快步伐的一个良方上策.〈梅兰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叶问
后一篇:骑车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