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不是天生,但绝对可以打造,而且不难不难,只需从身边的小事情出发,做好身边事,自信宝宝自然成.
认真对待宝宝的要求。当他在电话里满怀期望地提出:“妈妈,牛奶。”你在外面一时不能满足他,告诉他具体时间:“回到家,妈妈给你拿,好么?”经常忽视宝宝的需要,会让他因不被重视而失去信心。
征求他的意见.周末带宝宝出游,征求他的意见,但不要问:“你想去哪里?”而是这样问:“你想去动物园还是水族馆?”给他选择的范围,让他自己做出选择,会增添对自己的信心。
不要笑话他.宝宝刚学说话,你教他“大西瓜”,他却说“大西抓”。不要嘲笑他,也不要当时刻意强调,换个时间再教他。在宝宝语言学习期,你的嘲笑会使他丧失学语言的信心和兴趣。
做最棒的倾听者,耐心倾听.宝宝提出问题,耐心倾听,如果你回答不了,老实告诉他。让他知道任何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打消他对别人的敬畏心理,从而增加自信。
遇事和他商量.用商量的口气让宝宝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把报纸拿给妈妈,好么?”让孩子知道,被人需要是提高他自信心的最好方法。
尊重他的作品.让宝宝在家中最醒目的墙面上张贴他的涂鸦之作;在柜子上为宝宝做个陈列架,陈列他的小制作。荣誉感最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尽量给他一个单独的房间,没有条件的,可以给他房间的一部分,让他有一个自由玩耍、不受束缚的小天地。因为拥有自己的"领地"的他心中充满骄傲感,这会让他平添自信。
责备之事三思后行.不要总是因为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很乱而责备宝宝,而是教他自己收拾散落的玩具,并且跟他一起做。妈妈的宽容是培养宝宝自信的土壤。
别总拿他跟别人比.不对宝宝说:“妹妹已经会数数了,你还不会,你可真笨!”哪怕他真的比别的孩子差。总是拿比他强的孩子和他比较,最能挫败孩子的自信。
让他当家.带宝宝去超市,把待付款交到他手里,让他交给收银员。他还不会算账,但至少让他知道钱能买东西。逐渐让孩子自己掌握零用钱,让他当家,会增加他生活的自信心。
给他买东西,让他做主.给宝宝购买衣物,让孩子自己挑选颜色和款式。也许他选的颜色你并不喜欢,但不要否定他的眼光。孩子的意见被尊重是他自信的开始。
和他在一起.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欢的动画片,和他讨论喜欢的人物和台词,对他的观点表示感兴趣。平等的相处和交流是给他自信的阶梯。
他的事情让他自己做.让宝宝独立清洗自己的小袜子、小手帕,哪怕洗不干净。孩子的自信来自于每件小事中你对他的认可。
配合,尽量配合他.当宝宝表演背诗、讲故事和唱歌的时候,给他打拍子,表示应和。锻炼他敢于从容登台表演,就是锻炼他的自信心。
鼓励他交朋友.让宝宝接近陌生小朋友,积极鼓励他与各种年龄的人自由交往。培养他的社交能力其实就是在培养他的自信心。
帮他拟订详细计划,并提醒他执行。比如帮宝宝制订练琴计划,制订计划时和他协商时间。执行时提醒他"宝宝,我们现在该练琴了,对吧?"让他养成按计划做事情的习惯。做事胸有成竹,做人才能充满自信。
别伤了他的兴趣和热情.宝宝玩可乐瓶、鞋盒等各种废弃物,不要武断制止他。孩子喜欢探索他感兴趣的东西,你制止他的兴趣,也就挫伤了他探索的信心。
鼓励他自己想办法.孩子在拼七巧板时遇到困难,要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些困难。实在想不出办法时,你可以侧面指点。战胜困难可以让他自信倍增。
不发空洞的表扬.和孩子相处时,经常寻找值得赞许的具体理由,用赞许的语言鼓励他,但不要空洞地表扬孩子。可以说:“宝宝知道自己小便了,有进步嘛。”不要说:“宝宝你真聪明,妈妈好喜欢你。”具体的称赞给他自信,空洞的表扬会让他自大。
对他兑现承诺.本来并不想带他去麦当劳,却随口答应他去,承诺了却不去实现。你的失信让他失去自信,也失去对你的信任。
让他成为有个性的人.帮助宝宝发挥个性中积极的方面,让他成为有个性的人。宝宝是急性子,就锻炼他做事的速度;是慢性子,就锻炼他的条理性。强迫他改变秉性会让你对他失去信心,更让他失去自信。
教他从小认可自己的长相。比如告诉他虽然他不是大眼睛,但小眼睛只要有神就很好看。很多不自信往往源于对自己相貌的不认可。
支持他.向孩子提供书籍和材料,支持他干自己梦想做的事。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才干和能力,他才会更有自信。
独立,是自信的开始.尽量让他在生活中脱离依赖。上幼儿园要准时,争取让闹钟叫醒他而不是妈妈一遍遍呼唤。生活能自理的孩子才能在没有依靠的处境中充满自信。
只要有时间,就跟他一起游山玩水.让宝宝从小学会游山玩水。带宝宝旅游时多给他讲述所遇到的动物、植物、地理、典故等各种知识。见多识广才能自信倍增。
打、骂从此戒了。不用辱骂来惩罚孩子的过错。辱骂不仅打击孩子的自信,还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与他一起面对挫折。宝宝遭遇挫折,用缓和的语气同他一起分析这次经历,下次就不会有同样的错误。重新鼓起他的自信心,尤其重要。
父母以身作则。父母遵循合理的行为标准,做受人尊敬的人。父母在社会中不受人尊重,最损伤孩子的自信心。
时常有人无奈的告诉我,“说的容易做到难”、“道理都懂,关键是做不到?”
问过自己为什么做不到吗?最大的原因在于自己先把自己限制到“做不到”的怪圈里去了。在主观上都没,或者只想到消极的结果,那怎么可能做到?所有的经验和总结,都来源于生活,就比如以上28条,没人要求你条条做到,实际上也不需要条条做到才能使孩子自信。先让自己自信起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你的不自信,直接导致你的失败。这些经验都是妈妈们经验的结晶,人家能做到,你为什么不行?
昨天听了很生动的心理课。老师完全是用情境的方式来授课。一位医生讲了这么一件事。她说在她的工作中,有一次一位病人住院,病得很重,她第二天从家里用乌鸡和各种有大补作用的菜炖了一锅鸡汤,带到医院给病人吃。还没到病房,就被主任看到了,结果主任说:“你看你都炖了什么东西啊,黑乎乎的,看着脏兮兮的,还给病人吃呢,赶紧倒了”。几句话对这位医生的打击非常大,以至于好多年后的今天说起来还是义愤填膺。心理老师引导着她把心理积压的情绪都释放出来,然后问她,“如果回到过去,你想要个什么样的结局?”“我不要她的表扬,我要她至少给我点理解。”心理老师说:“对不起,如果你要求她改变,我永远帮不了你。因为我能帮到的是你,而不是她。”
不要指望去通过改变别人来改变自己的状况和情绪,当碰到了挫折、困难,甚至是冤枉,唯一能做的是如何让自己去面对。育儿也是这样,不要指望去改变孩子,要从改变自己的思想、态度和做法开始。
一点点做,只要有进步,哪怕只是一小步,也给自己鼓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