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板凳腿佛·黄杨背鱼童子

标签:
北魏板凳腿佛黄杨木背鱼童子杂谈 |
分类: 【众庐物语】 |
http://s1/middle/494fcef7na97f411715b0&690
http://s6/middle/494fcef7na97f42674e65&690
我一直喜欢买些小玩意或残件,一价格便宜,二可以自己动手修修补补其乐无穷。
买时,首先物件要打动我,我不做古玩生意,即使知道买了能挣钱,也不会为之动心;其二,不歧视,哪怕小到指甲盖,残缺到不忍睹,在我眼里都是珍贵物。
造像共收得三枚,另一鎏金,一素身均断头仅存身段。
因龛下之座四脚似板凳,故得名“板凳腿”,以前还能见得一二,现今则稀有罕见了。如基座上凿刻有铭文,则是馆藏级别。
南朝刘宋傅亮《观世音应验记》中载有:
蜀有一白衣,以旃檀函貯观世音金像,系颈发中。
南公子敖,始平人也。。。。。。作小观世音金像,以旃檀函供养,行则顶戴,不令人知。
晋义熙中,司马休之为会稽。。。。。。作金像,著颈发中。。。。。。
从文中可见佛像平时放置于旃檀匣子中供养,(旃檀即檀香木是极其珍贵的珍惜物种,被誉为香料之王。)出行则将佛像隐藏于发髻之中,由此可知“板凳腿”的造型无非为了更好地“吃劳”在头发里不使遗失,古人心存敬畏也不忘实用。经过历朝的灭佛运动,佛像多被回炉,护佛灭佛,灭佛护佛,佛也就一把式被耍来耍去的。听芜湖古玩店一位老者说,他年轻时就负责冶溶金属,佛像入炉忽然“砰”一声闷响,喷出一股酒香,他嗜酒,从未闻过如此醇美的酒香味,才知道有的佛像里密封了上等好酒。
。。。。。。。。。。。。。。。。。。。。。。。。。。。。。。。。。。。。。。。。。。。
http://s8/middle/494fcef7na97f45be54f7&690
黄杨木雕背鱼童子残件,看底部断纹,是被人活生生从物件上掰下来的,抑郁哥的旧藏,现被我霸占。
某日抑郁哥拿出来显摆,被我瞄上了,回家后念念不忘,半夜找出厚黑学书抱着温习,经过几日修炼脸一黑张口就要,抑郁哥听了道:你怎不早说!还得让苗条开箱。不由想起齐白石曾刻过一枚印章“佩铃人”,这个湘潭老木匠家里的橱橱柜柜都上锁,钥匙一大串好几斤重,成天吊在裤腰带上,难怪走路要杵拐杖。他刻的“佩铃人”原本是自作诗《忆儿时事》中:“乐事如今忆佩铃,牛角挂书牛背睡。”,儿时佩的是铃铛,老来佩钥匙,总之走起来都叮当介响。
没见过苗条佩铃,据抑郁哥透露,苗条的钥匙常常拿一把,开个柜子拿出另一把,再开下个箱子拿出另另一把,再开个橱,拿出另另另一把,再开个匣子拿出另另另另一把。。。我觉得苗条的脑袋比最新的CPU酷睿i7先进一百倍!这还是保守估计!齐白石地下有知一定会磨了“佩铃人”印章,挖个“愧为佩铃人”的。
不能再写了,不然以后连豆腐炒豆腐都吃不到了。
赶快转话锋,话说那背鱼童子,一脸的惬意,双膝跪着,左手单撑,右手似乎摸到河边洞中的老鳖正在扯着拉锯战呢!
Ovre。
各位看官是否觉得结尾有点草草收场?我只能说这叫逸笔草草。。。大家都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