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是个大事,但人口普查却没给人留下什么好印象,反之我对它的印象却越来越不好了,今天就试着总结一下它的名声到底是如何一步步被败坏掉的。
首先问题出在公关宣传上,我不知道这么大的人口普查有没有专设的公关宣传部门对公众舆论进行引导,类似这样的活动是应该有这样一个机构的,可以邀请一些新闻传播公关方面的专家来做顾问,或者直接把这些工作外包给一些世界级的公关公司就好了。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的关于人口普查的宣传,因为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策划,导致至少出现以下几个误区:
1.宣传方向不对。人口普查应该重点宣传它与我们每个人的关系,也就是说它为什么重要,以获取民众的支持。但目前的宣传焦点在于它巨额的花费,比如说仅北京市政府就为此支出6亿,单纯地宣传巨大的花费会让老百姓觉得乱花钱(虽然这里面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一定会有浪费掉或被黑掉的钱)。
2.宣传渠道不对。我们可以在路边看到不少广告宣传画面或是口号标语,但这些标语依然还是解放前红军打游击时在路过的村子里贴标语那样的落后方式,在21世纪的网络时代里,我似乎还没有看到网络广告的投放,怪不得人中普查只能是老大妈普查呢。
3.宣传方式不对。既便这些铺天盖地的口号,也仅仅是口号而已,比如“人口普查,人人有责”,“人口普查,利国利民”之类的,但问题是老百姓关心的并不是我有责任,而是对我有什么好处,据说美国的人口普查打的广告是,我们需要再扩建几所医院,我们需要再增加多少幼儿园?不做人口普查我怎么会知道!
以上几点是从整体上的评价,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危机公关事件,统计部门显然并没有做出正确的回应,或者根本没有想到要回应,或许因为他们不觉得这与人口普查有关吧,事件如下:
1.人口普查改入户调查为小区门口摆摊登记。
这是新闻报道的失误,因为你仔细看文章内容的话,用这么个标题是不合适的。文章内容是说入户时经常会遇到户主不在家,所以就在他们门上留下纸条,告诉他们正在人口普查,让他们在出入小区大门的时候,顺便到大门口专设的登记处自动去接受调查。但如果不仔细看正文内容,仅看标题很容易让人怀疑,原来为了懒得省事,现在不入户改为摆摊了,这样还算什么“普查”呢?对这则新闻,统计部门没有提出质疑!
2.国家统计局关于楼房空置率无法统计的论调。
楼市在中国是天大的问题,当空置率问题抛出时,统计部门应该行动起来,科学应对。但很遗憾的是,统计局非但没有积极应对,而且居然提出楼房空置率无法统计这样的论调来,在全国老百姓发动集体智慧,以水表、电表甚至自发到小区里抓拍黑灯的情况下,统计部门的此番论调显然不合时宜。还会有什么人相信它公布的数字呢?统计部门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牌子。
3.陕西便衣警察来北京抓作家,敲门说是人口普查。
这则新闻可能注意的人不太多,说陕西一作家自费出书,内容涉及移民问题,陕西警方赴京抓捕,敲门时谎称是人口普查,待开门后便把户主(作家)给抓走了。我不知道你看完这则新闻心里怎么想?如果晚上有人敲门说是人口普查,你信吗?你敢开门吗?我不知道警察有什么权力可以冒充人口普查工作人员,这是否违反了统计法?但这则新闻让我们感觉到,人口普查是会被坏人利用成为入室的借口。
以上这些事件,统计部门均无回应,就好像与自己无关一样。
真不知道国家花那么多亿养着他们干嘛用的。
最后,统计部门最大的失误在于,虽然他们号称花了那么多的钱,但肯定会有很多像我这样的人,一直到这次人口普查结束,也从来不会见到过任何一个人口普查工作人员来与我接触,或者问我一些情况。所以它的普查到底“普”在哪了?更重要的是,它的钱到底花在哪了?敢不敢公开花费的明细呢?会不会全北京印了200个条幅标语就花6个亿呢?
建议有心者搞个网站出来,我们主动登记,看看到人口普查结束为止,会有多少人没有“被普查”到。
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的标语是:It's your future--don't leave it
blank(这是您的未来,不要让它成为空白)点击查看:美国人口普查怎么做
再看看我们的宣传语吧
http://s13/middle/494fb57dg8f67f159712c&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