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博主原创 |

走过——写给2006
文/Toohearts
每当来到这样的年终岁尾,总有一种情愫涌上心头。一年有多长?从寒冷到寒冷,一年就这么长。
这是一种习惯,在一年最后的几天,写下自己的一些感想。回顾身后的日子,走过的喜悦与艰辛,就如同作家抚平稿纸,如同统帅检阅军队。如同我,一个普通人,回顾自己的成长、自己的足迹。

星城春秋
人都说长沙没有春秋,夏就像火一样热,冬就如冰一般冷,冬夏各漫漫。独身此地,冷眼观花,久已不为外物所动,若说心得也仅此冷暖一说。
烟花三月,雨雾蒙蒙。我一人奔走在湘江两岸的大街小巷。为我摄影生涯中第一次个人影展忙碌着。
星期一晚上,抱着盒饭在印刷厂昏暗的车间里,看着海报一点点的从机器里吐出来,与老板闲聊着;
星期二中午,在在彩扩店谈价,路上打着伞在雨里算计着腰包里的钱;
星期三上午,怀抱一叠文件和图片小样与场地负责人洽谈,不善口舌,颇费周折;
星期四下午,大雨,在彩扩店看成片,用两层胶袋包住片子带到住处,就像抱着个孩子;
星期五下午,海报张贴完毕;
星期六上午,布置展厅,兄弟们很给面子,争相帮忙;
星期天,“一孔之见”影展开幕。
影展前的最后一周,我这样把自己交给自己喜爱的事,日子是在路上度过的,很充实。
四月中旬,历经两周,辗转两处展厅的个人首展结束,颇为圆满。那天,一茶缸的干红把自己灌了个半醉,一头睡在了床上,兄弟有问:
“大哥,怎么了?”
“没事,没事,困了……”
人都说长沙没有春秋,而我早已习惯了夏的酷热与冬得寒冷。独身此地,不变的是北方人的不羁气节,融汇的是南方人的狡诘婉转,这些,都让我折服。年逾弱冠,穿越时间与空间,回望自己的足迹,春华秋实。
蓦然回首,万花烂漫,星城已然春秋。

“博”人一笑
“枯海浮石”的诞生,让我的四月与众不同。
影展刚过,闲来想在网上找个地方,陈列一下片子,发表一下随感,博客最初与影展同名,叫“一孔之见”,五月正式更名为“枯海浮石”。
早在2004年,我加就入了博客中国,成为这个网站的第一批专栏作者。记得那时,申请一个博客专栏需要写信给网站,然后等待他们的审核,最后,人工回信告知专栏开通。这繁琐的一切让人费神而又飘飘然。但是,后来的无序的忙碌让我远离了博客这种表达方式。所谓专栏一片荒凉。
可以承认,博客中国(Blogchina,即今天的Bokee博客网)在过去的两年间成就了一批有价值的写手,尤其是最初加入的一批人,但更多的人成为了网络的沉淀,我就是。
两年后的今天,我的生活由读书、摄影以及琐碎的事组成,我不再是一个常为新事物而激动地孩子。我又回到了博客的群体。可是博客已经改头换面了。我不敢再期待这样的一种媒介来承载我的某种抱负或目的。这时,博客成为了我的一种纯粹的“领地”。
还记得“911”专题1.9万次的点击带来的那种兴奋,还记得网友每一句鼓励都是我的动力,记得“超短波”的大小评论频频上线,都是都是一种乐趣与成就,一种收获吧。
八个月后的今天,“枯海浮石”已经成长为有3万次浏览量的知名个人博客,在文字编辑、图片筛选、平面设计等诸多方面有着独到之处。网友的大力支持让我看到,个人传媒时代已经到来。社会需要这样的博客,它应该承载着良知,拥有独到的艺术眼光与广泛的认知领域,关注热点社会现象。社会需要一种“大雅”,“枯海浮石”正是要给人们这种“大雅”。
而今“经典 精辟 惊艳”已然成为“枯海浮石”的格言,又到岁尾,回望“枯海浮石”走过的历程,而我蜗居一隅妄称博主,不禁一笑,可喜可贺。

圈里圈外
“枯海浮石”旗下的博客圈“摄影人”诞生于2006年7月20日。圈子一度荣登新浪博客首页Logo图片链接,常驻新浪博客首页文字链接。12月升级后的“摄影人”成员超过1000人。
在眼下,我们的网络和我们的摄影,对于包括我的大多数人来讲,是浮躁的。很多时候,我们端起或放下相机的时候,应该想一想,自己离摄影这个概念有着怎样的距离。摄影家、摄影师、摄影爱好者…… 在种种称谓的掩盖下,还有没有残存的艺术元素和创新——这一艺术的首要标志?
也许只有“摄影人”这样一个名字,涵盖了我们的所有圈友,所有钟情摄影的人。这样的一个圈子,只是想让所有加入圈子的人们有一个平等交流和平和表达的空间,在这样一个空间里,去寻找我们在摄影中还十分缺乏的一些东西。
在闲暇时间里,经营者这样一个群体,认识这样多的朋友,是我所不曾想象的,却成为了现实。在我的圈子里,有仍在读书的中学生,有年过花甲的老人,他们共同的热爱便是摄影,人能走到一起是要靠缘分的。而今“摄影人”蒸蒸日上是1400名圈友的努力换来的,感谢大家!

血浓于水
白血病与造血干细胞,此类事物出现在我的镜头里是去年年底的事,先后拍摄了白血病患儿家属筹钱的艰辛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无私奉献之后,我也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今年元月,纪录短篇“骨髓”在经历了前后两个月的筹备、拍摄、脚本剪辑,后期合成等一系列制作之后,全片杀青。片子记录了一位大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拯救一位异地白血病患儿的感人故事。经历了近一年的蛰伏,片子最终于年底获奖。站在领奖台上,聆听观众不息的掌声和各大媒体的一致肯定与好评,我哽咽了。这才明白,这不是摄影,这不是片子,这是心在观看,灵魂在记录,爱心在流淌。
同样是年底,那组拍摄白血病患儿的父亲为孩子治病筹钱的片子也在央视“东方时空”露面。我看到,这样的公益事业正在成为社会的主流,能以一位摄影人的身份投身其中,三生有幸。
身背相机走在路上,穿越风霜雨雪,堪称心收光影;用心记录,才知血浓于水。幸者如斯。
* * *
走过2006,我生命中的第20个年头,百感交集。因它的充实与成就而知幸知足,因它的遗憾与不足而着眼前路。前行不止,跋涉者,都是无冕之王。
感谢“枯海浮石”的忠实网友,感谢“摄影人”的全体成员,感谢新浪网同仁,感谢所有关心支持过我的人们!
与其说这是2006年的结语,不如说是2007年的自序。辞旧迎新,百尺竿头,能与各位一同聆听新年的钟声是我的荣幸,共贺共勉!
Toohearts
2006年12月27日
后一篇:新年快乐 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