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浮石读书 |

每次我离家时,都不让娘送,娘也答应不送,但到了村头,一回头,娘往往就跟在身后。

爷爷一辈子没上过泰山,爹抱着爷爷的画像爬上泰山极顶。

爹说:“往上点儿,再往上点儿,你听见了吗?”

爹佯说试试娘发不发烧,其实……

在家乡这条小路上,爹娘共同走了七十多年。爹娘出生在同一个村,一个村东,一个村西,结婚前谁也不认识谁。

我家住在村围子的南门外。村围子是清同治6年修的,如今已成断墙残壁。近几年,围子边的人家都到村外向阳坡上盖起了新房,爹娘却舍不得老屋。

这是爹娘共同生活了近70年的小院。娘说,她过门时,院子是“扛着扁担都转不过腚来”的小夹道,几经扩展才成为现在这样子,原先可没这么大。

爹娘结婚那年,爹为娘做了一架纺车,娘摇着它纺了一辈子线。爹说,娘纺的线比买的还结实。

读过几年书的爹不知从哪儿学来两句诗,常常挂在嘴边:“凤恋帝王不长久,燕住寻常百姓家。”

“哎,我跟你说!”爹娘相互称呼都用“哎”这个字。问为啥就说这个字,爹说:“这样简单,咱农村家家不都这样?”

这是我给爹娘拍的第一张合影,那时的爹娘一脸严肃。

真是“越老越小孩”,看,爹娘笑得多可爱。

娘,一个身高1.41米,体重71斤的弱小女人……她属牛。

爹,长着一双倔犟眼睛的健壮男人……他属兔。

爹是书迷,一有空就看书看报,看到新鲜事,就出去讲给老伙计们听。报刊上每当发表我的作品,爹总是看了一遍又一遍,看完后,再讲给娘听。

娘说:“我这60岁的老婆子,还不如三四岁的孙子认字多呢!”

按照鲁中山区农民的习俗,爹娘一辈子通腿而眠。

每天窗户一亮,爹娘便起床干活,忙忙活活就是一天。

在田里剜谷苗的老娘,像立在天地之间的一尊雕像。

手握锄头的老爹,像一座铁塔。

村里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家里第一次收获这么多粮食。

爹特意挑了两个几斤重的大地瓜,站在玉米架下,让我给他留个影。
<本辑完>
前一篇:《俺爹俺娘》连载在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