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经历一些事,才会知道自己对待这类事情的真实态度.当事人的体会,旁人永远无法感同身受.
老师说,好的心理师,不是去改变,而是去引导求助者认清现实,接受现实.然后激发她自身的能力,去寻找一个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可是在这个过程中,能不搀杂一点情感,道德,责任,伦理,人性等因素么?那是佛学,不是心理学.
歌里唱:想的太少,我盲目;想的太多,我糊涂.盲目的时候,往往是本性的流露,本能的反应,最真实,最贴近你的心.而糊涂,往往是聪明人易走的错路.
考虑的太周全了未必能办成好事,活的太明白了未必是幸福.
如果可以,我还是会选择去改变它,改变事情的轨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