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出差去了昆明,是作为12·4法律服务小分队的成员去的,我们这一组针对的是家庭暴力引发的犯罪,目标锁定在云南省第二女子监狱。我会把我此行的见闻陆续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但因为采访主要是针对几位服刑人员的个人命运,并不是直接针对监狱状况,我在那里逗留的时间也很短,所以对监狱的印象只能是一些直观感受,浮光掠影之处,请诸位不要嫌弃。
虽然以前也参观过上海青浦女子监狱,但走近重刑犯人却还是第一次。临行前体贴的田主编一个劲给我鼓劲,叫我不要害怕,这些犯人并不是凶神恶煞,她和她们接触多了,就觉得他们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其实,我这人虽然怕蟑螂老鼠菜青虫,但要去个陌生地方采访特殊人群,却兴奋都来不及——当记者那么多年,来社会与法频道也一年了,监狱还没去过,太不像话了,哪顾得上害怕啊。(本人最大的优点是好奇,最大的缺点也是好奇,唉,好奇害死猫)。
兴奋得前一晚都睡不着觉——或许是因为周三录大家看法周末版时喝了两杯咖啡——早上六点半直奔机场,8点半的航班,到昆明已经是中午12点半了,吃了过桥米线,就赶紧奔监狱去。
云南省第二女监和男监在一道门内,这可是关押死缓和无期犯人的监狱!却并不像想象中全是荷枪实弹的卫兵把守着戒备森严的模样,大门口只有一个持枪卫兵站岗,人员车辆进出需在旁边的值班室登记,车辆出门时,值班警察会检查车辆,看有没有藏着人。不怕犯人越狱吗?我有点疑惑。司机老李指指通道边的小楼,全住着武警呢,别看只一个站岗,一声哨子,全来了。再说监狱门外就是省公安专科学校,旁边是家属楼,再往外是武警总队,哪跑得掉!
说实在的,以前对重刑犯监狱的想象几乎全部来自电影,这次发现,监狱并不是想像中重重铁门后的阴森潮湿、不见阳光。
乍一看,监狱仿佛和学校有点儿像,都是上下铺的宿舍,宿舍楼墙上写着标语,走廊上放着热水瓶,只是宿舍楼的走廊外全是铁栏杆封着,进出的人全穿着号服——据说有些穷地方来的犯人服刑期满都不想走,这里有新衣服穿,一周能吃两三次肉,比回家强,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监狱和工厂也有点儿像,第二女监有专门生产服装的车间,狱警们穿的制服就是本厂生产的。
在一般人的想象中,监狱就是个关人的地方,其实,服刑人员在监狱里不只是在接受法律的惩罚,更是一个改造和重生的过程。
服刑人员在监狱里不仅要劳动,还要学文化,表现突出可以减刑。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省第二女监专门设有心理咨询室,可以为服刑人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还是很专业的心理咨询,监狱的几位女警都持有国家心理治疗师的执业证书,甚至对香熏疗法都很在行。另外,服刑人员在完成一天的劳动后还可以看电视。我去参观的时候大约是下午5点,有五位服刑人员正在看电视,原来他们早早完成了工作量,就可以放松了。
说完简短的开场白后,小分队的行动开始了,我的第一项任务是和女犯们谈心。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