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准大学生修桥——别小瞧了民工兄弟!

(2006-08-04 17:26:09)

昨天的《中国法治报道》中有这样一则新闻:

河北邯郸的马云荣今年刚刚考上大学,为了凑足学费,他来到北京打工,尽管来之前做好了吃苦受累的心理准备,但是现实还是大大超出了他的想像。

      在北京六里桥一座过街天桥底下,马云荣和26个工友白天修缮这座桥的路面,晚上住在桥下,已经有十多天的时间,一走进这里,闷热的空气和一种发霉的味道让人感到无法呼吸。按小马的说法,这里住得连他家的猪圈都不如。但工人们说没有下雨,他们已经很高兴了。因为用铁板围成的工棚根本没有顶棚,只能拿剩下的铁板临时搭在顶上,但是巨大的缝隙根本挡不住暴雨的侵袭,路边的水也源源不断地从四周流进来。每个雨夜都得“抗洪”,所有人都不能睡觉。
      
不拿工人当人的工头,居然搬出这样的理由:修桥就要住在桥下。不知道根据这样的理论,修厕所修公墓的工人应该住在哪里?
     
对于马云荣和他的工友来说眼前最大的困难还不是住宿,而是吃饭问题。米汤,主要是汤,没几粒米。因为老板没有提供生活费,也不支付一个月以来的工资,27个工人已经断粮两天,只吃一点米汤和咸菜。也没有回家的路费。

      

      最让小马难过的还是,现在开学的日子眼看着就要到了,可学费还没有着落,而之前他在磁县打工一个月也是360多块钱一分没给,以为来北京,肯定能挣到吧,还是没有。

      

     “没有钱,我怎么上大学?”小马忧心忡忡。
      
其实,民工被欠薪,已经不是新闻了,但这群被欠薪的民工中,却有一位进城来赚学费的准大学生小马。于是一条本不起眼的新闻多了几分让人喟叹之处。     
          
小马长得挺秀气,挺直的鼻梁上架着眼镜。虽然身处工棚,还是掩不住准大学生的书卷气。这股子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精神真是可嘉。我当时强烈的感受是:千万别小瞧了民工兄弟!不要因为他们灰头土脸就瞧不起人家!他们可能比你我都有文化,他们可能比你我更善良,他们中,也许就有未来的李嘉诚!

        

      能自己攒学费,而且干的是这样的气力活儿,这对于一个斯文的读书人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对于城里孩子来说简直不可想象。也许小马也暗自叹息命运不公,可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能如此顽强地生存和寻找的人,他的生命力又岂是那些温室里的花朵可以比拟!

    

      我想起几年前发生在上海的一件真事儿,也是一位考上大学、暑期出门打工挣学费的准大学生,工作难找,他就找了一份给高楼擦窗的活儿,可是却很不幸地意外失足坠楼身亡!
      
我又想起多年前我认识的两位民工,那时我在上海台的深度报道栏目《新闻透视》做记者,去报道一家食品厂拖欠民工工资的事件时和他们有一面之缘,当时并没有觉得他们和别的民工有什么不同。我的一位做纪录片的同事和他们相熟,却告诉我这两人其实都很爱读书,也很有思想。过了两年,同事当新闻告诉我,其中的一位卧轨自杀了。不是贫穷,是思想害了他。

      

      我的另一位同事蝈蝈,出身草根,虽然名校毕业,娶了漂亮的上海小姐为妻,却仍有草根习性,比如爱吃民工食堂、爱交民工朋友。当时他隆重推荐我到上海郊县去采访一个民工诗社,就在上海的颛桥。因为和《人在上海》的选题标准有一定距离,我一直没去,但民工诗人们寄来的诗稿倒是有令我惊讶的水准。如果不是因为生在穷乡穷人家,他们一定能够上高中上大学,如果不是为生计所迫只能干粗活,他们也一定能够文质彬彬穿着体面,如果···

  

      命运弄人!

 

      虽然城里人看他们的眼光总是带着不屑,甚至还有几分戒备,但是,公交车上倒经常有民工起身让座,倒经常有民工见义勇为。他们可能粗鄙,不文明,衣着总是过时,身上总是带着气味,但是,不见得他们就不高尚。
      
若干年后,他们的下一代在城市里成长起来,说着这个城市的方言,已经没有了父母的乡音,只是仍然爱吃家乡菜,和城里孩子在一起时,仍然有民工子弟的粗蛮,甚至自卑,再过若干年,下一代的下一代也在城市里成长起来,他们会认为这里就是自己的家乡,甚至在举止口味上也已经看不出外乡人的痕迹了···

      

      我希望,那时,他们会为祖辈的顽强而自豪,他们会骄傲地说,当年我的爷爷曾经住在工棚里修桥,曾经每天只能喝米汤,但是他赚够学费上了大学,或者仅仅是,他生存了下来,并且让他的后代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繁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