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是很热闹的但是马路并不被爱。”
——陈冲
——陈冲
劳春燕:不管是你以前的经历,还是你到美国以后得到的种种机会,你都应该觉得自己在演戏方面很有天分。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不想干这行?
陈
冲:就是有。觉得这不是可靠的东西,永远都没有觉得这是个可靠的东西。因为你会一夜之间就成了人们关注的人,突然间成了一个偶像,突然间你又被人们所唾弃……所有这一切似乎跟你本身是没有关系的。所有的这些东西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真的,是过眼烟云。因为你本身的价值——你是否好、是否坏,跟你是否是偶像或者是否是成功的电影明星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就深深地认识到它的不可靠性。
陈
劳春燕:有这种想法是不是也是因为这些年演一些角色受到批评后产生的?
陈
冲:其实我从小就有这种直觉。我记得以前身边有那么两三个朋友就跟我说:你知道吗,陈冲,马路是很热闹的,但是马路并不被爱。经常会有这种教诲在我身边,让我懂得这些东西是毫无意义的,就是说只是吵闹、噪音。
陈
劳春燕:尽管这样感觉但还是在这条路上走了很多年。
陈
冲:我回头想想这可能是命运。其实跟电影是有缘份的,只是我一直都不承认这个缘分,一直都在挣扎当中,想要挣脱它。
陈
劳春燕:明星的光环对陈冲并没有吸引力,那做电影的可爱之处在哪里?
陈
冲:有一天我们差不多4点多钟就收工了,因为天开始下毛毛雨,而且早上开得比较早。从外景点到住的地方有一段很长的路,所以在开回去的路上除了我所有的人都睡着了。我在听耳机,听拉阿玛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然后突然间天的颜色就变了,雨就停了。我看见天边好像天堂的门打开了一样有桔黄色的颜色,有灰色的,有蓝色的。然后就渐渐的出现了一道彩虹,是180度的完整的一条彩虹,七种颜色非常分明。就在那个时候我体会到,原来是为了这个——你就会感到似乎那一时刻死了也是蛮幸福的。那是一种完全不能用语言来形容的美,这种美是纯粹,它呈现在你的眼前,你就会说原来是为这个我才拍电影,原来是为了这个我受了那么多的苦。
陈
劳春燕:是为了这种极致的体验,才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陈
冲:像这种很难忘的色彩和某一种情绪,你不拍电影的话是不可能感受到的。你非得在这种艰苦的情况下,顶着特别大的压力企图去完成一个创作想法,然后你觉得心理承受力已经推到极点、不能再承受下去的时候,老天爷才会赐给你这样一片天空,在这种时候就觉得很值。
陈
劳春燕:和20年前你对于自己的期待相比,今天你有多少梦想是已经实现的,多少是还没有实现的?
陈
冲:其实我的优点和我的缺点都在于我没有什么太大的计划,所以我生活当中得到了许许多多。当我回首看的时候,我觉得都超出了我自己的想象。我小的时候第一个最大的理想是炸爆米花,那时候太幼稚了。13、4岁有了严肃的理想的时候想做跳伞兵。然后这两个事情我都没有做成。以后我还想过其他很多事情:我还曾经想开过老人院,我还想做过空姐,那都是到美国以后。到美国以后特别想做空姐,然后有几个朋友说起老人院的时候又觉得这个事情不错,因为我特别爱我的姥姥。我有过很多很多的想法,但是我没有想到过我还能够去当导演;我没有想到过我拥有这样一栋好的房子;我能自己开车,有那么好的车;我能有这样好的丈夫,这样好的孩子;然后今天回来跟大家这样拍戏……好多好多事情都是我没有想过的,远远超出了我想要的。
陈
劳春燕:有一种说法,出生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所谓“红色一代”,身上其实是最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也是最单纯的。
陈
冲:其实也就是灵魂深处有那么一种不安。这种不安驱动你仍然去做,觉得不能堕落。堕落就是思想的一种懒惰。完全做家庭主妇的琐碎并不是说对家庭的贡献是没有意义的,对家庭的贡献、为家庭做许许多多琐碎的事情,我觉得都特别有意义,但是你不能完全靠这份琐碎。它会让你的头脑没有一种挑战、没有一种刺激。你对专业的东西完全脱离,就会产生一种惰性。就是因为不希望有这样的东西,希望仍然是在积极地生活,我还在工作。这种欲望其实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物质上我真的不是特别讲究。就是这一份东西让我今天还在这边工作。除了这个以外就希望特别单调、特别平静,认为在家里能够永远都没有故事地生活下去是最好的了。
陈
劳春燕:家庭的这种具体、琐碎的幸福固然很好,会不会因此而消磨你的志气,或者丧失了冲劲和灵感?
陈
冲:也许会有一点。我特别喜欢做带孩子们去超市这类生活当中的家务事情。其实今天早上一起来我就做了大扫除,这种事情能让我愉快很多。具体、琐碎的事情能让我满意跟快乐,做家务事好像能让我经受心理理疗似的。我特别喜欢洗车。有人说洗车花这么点儿钱,就让人家帮你洗了呗——我不,我特别喜欢洗车,然后还喜欢把别人的车也洗了。有时候去花园里头种点花,有时候洗车、大扫除,特别喜欢、特别喜欢大扫除。
陈
劳春燕:真的让你天天做这些事,做一名家庭主妇,你又不愿意了?
陈
冲:也不是不愿意,就是做不到。我愿意平平淡淡过日子,但是我不可能做全职的家庭妇女,我做不到。我前面跟你讲过这是一种堕落。
陈
劳春燕:可也有人觉得这样是一种享受。
陈 冲:是享受,有时候堕落很享受。
陈
劳春燕:在一个星途坦荡的路口你选择了去上外读书,然后又放弃在国内这么光明的前途去了美国。在美国你从来没有放弃修你的学位,虽然说这学位修了有整整十年的时间,坚持下来很不容易。在所有的过程中你似乎都在证明自己——你不想靠脸蛋儿吃饭?
陈
冲:也许有吧,也许。但是到我这个年龄了,能做花瓶我也挺高兴的。其实很多坎坷都是自找的。自己心里有一种矛盾,有一种挣扎。
陈
劳春燕:对那些能轻易得到的东西,你可能反而不那么在意。包括名气,包括那个时候大家对你的宠爱——宁可自己去努力地奋斗、去争取一些东西。
陈
冲:太轻易得到的东西,你绝对不觉得它有任何价值,这是年轻人的特点。花出的代价越高你觉得越值。总的来说现在我承认其实命运给我很丰厚。年轻的时候我总在那里拼命,在那里努力,现在的话我能够回过头看一看,感觉到其实好多东西是命运安排给我的。我有时候恨不得回头找一个人谢一谢,其实是得到的太多了。
陈
前一篇:侯丰在“移动七昼夜”中的趣事
后一篇:减肥是有闲阶级干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