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层
莱阳市位于华北断块——胶辽断地——胶北隆起与莱阳断陷盆地交接部位,境内出露的地层有古老变质岩系胶东群及中生界的上侏罗系和白垩系。岩浆活动以喷发岩为主,侵入岩为次。断裂以北东向为主,北西向次之。
下元古界胶东群
分布于市境北部的榆科顶、河洛、谭格庄一带及市境偏南部的吕格庄、大野头、岚子一带。组成栖霞复背斜的南翼。境内出露两个岩组的三个岩段:
第一岩组只在沐浴水库上游的花沟村附近出露,实为第一岩组第三岩段上部,岩性为黑云片岩,透闪透辉大理岩夹石英岩、变粒岩。岩段上部以“暖气包”状外貌特征的透闪透辉大理岩夹石英岩,作为与第二岩组的分界标志。
第二岩组共分三个岩段,是境内只出露两个岩段。第一岩段分布在于谭格庄、西留、榆科顶一带;第二岩段在市北部分布于河洛乡莱山夼以北及榆科顶乡战家沟一带,在市南部分布于西北岩、前埠后、大野头、荆山后及姜格庄一带。岩性为变粒岩、片岩、大理岩、透闪岩、斜长角闪岩夹片麻岩、长石石英岩等。此段以岩性复杂、碳酸盐岩发育、含大量石墨为特征,可进一步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下部岩性为片岩、变粒岩、长石石英岩夹透闪岩、透镜状大理岩;中部岩性为各种大理岩、片岩、透闪岩;上部岩性为含石墨片岩、变粒岩夹石墨大理岩、大理岩。
中生界上侏罗系
广布于各断陷构造盆地内,为一巨厚的陆相碎屑沉积,间有强烈的陆相火山喷发,出露地层有上侏罗系和白垩系,缺失下、中侏罗系及三迭系。
上侏罗系莱阳组分布在王家庄、山前店、瓦屋夼、黄埠寨、姜疃、团旺一带及羊郡附近。由陆相沉积砾岩、砂岩、页岩等组成。与下伏岩系呈角度超覆不整合接触,总厚度1300米以上。分为四段:第一段主要分布于王家庄、山前店、瓦屋夼一带,由砾岩、砂砾岩、砂岩、粉砂岩、砂页岩组成,厚度49~347米;第二段分布于石河头、朱家庄、黄埠寨一带,岩性下部为厚层砂砾岩及砾岩,中部为砂岩、砂质页岩、页岩互层,上部为厚层的砂砾岩,厚度41~311米;第三段分布于山前店西部清水河大桥两侧、黄埠寨、姜疃、团旺一带及羊郡附近。岩性为粉砂岩、页岩、油页岩夹泥灰岩,砾岩,含煤线、石油、黄铁矿,厚度168~358米;第四段分布于万第镇的西陡山,团旺镇南部及羊郡以北等地,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岩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夹砾岩,页岩,为河流冲积的粗、细碎屑沉积物,交错层发育,岩性在横向上稍有变化,厚度32~267米。
中生界白垩系
分布于市区的莱阳盆地周围(即北至柏林庄,南至金岗口,东至龙旺庄)一带及南部的万第、大夼、高格庄、穴坊、中荆、姜疃一带。岩性由中酸性火山岩流、火山碎屑岩及陆相沉积碎屑岩组成,总厚度在8800米以上,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或角度不整合接触。可分上、下两统。
下统青山组
为一套火山岩系,由火山岩流、火山碎屑岩组成,总厚度4700米。分布于柏林庄、龙旺庄、万第、高格庄、穴坊、中荆一带。根据火山发育特征及变化规律可分为三段:第一段为一套正常沉积岩——火山碎屑岩。岩性下部为凝灰质含砾长石石英砂岩;中、上部为厚至薄层中细粒长石砂岩夹粉砂岩、页岩、流纹质凝灰岩;第二段岩性为安山岩,安山玄武岩、流纹岩、凝灰岩夹熔岩、角砾岩、凝灰角砾岩等,岩性变化较大,在柏林庄乡白滕口一带夹数层珍珠岩,并含沸石及膨润土;第三段出露范围较小,岩性为集块岩、凝灰质角砾岩、流纹岩、砾岩、粉砂岩、粘土等。
上统王氏组分布于莱阳盆地中心、市区北部及南部金岗口、姜疃镇等地。为一套红色陆相碎屑沉积岩并夹中基性火山岩,总厚度4100米具体分为三段:第一段为厚层砾岩,砂粒岩夹安山质凝灰质砂砾岩;第二段为粉砂岩、粉砂质粘土、泥质灰岩和砂砾岩;第三段分布局限于冯格庄至金岗口一带,岩性为粉红杂色厚层含砾石英砂岩与紫色、砖红色粉砂岩、粉砂质粘土层。在金岗口一带发现挖掘的恐龙化石和复足类动物化石,其中闻名中外的棘鼻青岛龙就产于此段岩层中。
新生界第四系
境内新生界仅有第四系,其中有残坡积层,冲洪积层及冲积层,以冲积层较发育,主要沿五龙河两岸成带状分布,尤以莱阳盆地(城南平地)为最发育,均为良田。
境内地层除上述岩性岩层外,还有岩浆活动不发育的岩浆岩,只在局部可见;伟晶花岗岩,分布于大野头西南山、孟山及北部旌旗山西部;霏细岩,分布于市境东北部老寨山一带。
(二)
构造
市境地处胶东隆起与莱阳盆地交接部位,市区北部处于栖霞复背斜的南翼。岩层为胶东群,地层走向东西,倾向南。城南为莱阳盆地中心,盆地的南部由金岗口断裂所切,成为一个断堑盆地断裂北盘为王氏组,南盘为胶东群。
牟平——即墨断裂,经过市境南部,此断裂带有四条大断裂组成,走向北东40°~50°,倾向北西或南东,呈显左行压扭性。此断裂带控制燕山期岩浆活动及中生带下半期的断堑盆地。其中有三条从市境南部通过,由北向南为:桃村——陡山断裂,经过金岗口向西延伸;郭城——即墨断裂,经过境内高格庄、穴坊南部;朱吴——店集断裂,于市境羊郡南通过。
沐浴店——杨础——栖霞断裂,为北北东向断裂,走向15°~20°,倾向南东,倾角60°,为左行压扭性。
纪格庄——西留断裂为北西向断裂,走向320°,呈显右行压扭性状态。
境内这三组断裂较发育,都具有长期活动特点,因此,搞大工程建筑时应避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