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庄自幼只身闯荡江湖,与社会各界交游广泛,视野开阔,胸襟宽广,并深深地影响到他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创作。他一生深居巴蜀,绝少出川。但青年时期即在成都与黄宾虹、齐白石发生交集,深受其诗书画印四艺俱精的启发与熏陶,随后与川中诗书画印艺术界诸多名流广泛交往,并与北京、杭州等地艺术界诸多知名人士神交不断。他对诗书画印“四绝”的吴昌硕、齐白石等人极为推崇,他认为“吴昌硕和齐白石诗、书、画、印都是大气盘旋,很不容易。”他主张画家应在诗书画印方面加强全面修养。他认为“金石、书法、诗文,画画的人都须熟悉。”据陈子庄妹弟覃石语回忆,陈子庄30岁结婚定居荣昌兰园,“延聘名师指点,吴拙生讲古文观止和文选,叶少培讲诗词和韵学,翁伯庄讲经史子集,并邀请石语妹弟共同学习,系统地研讨诗、书、画、印近十个春秋矣。”对此,陈子庄生前好友丘峙(任启华)先生也曾有叙述:“子庄一生学而益博……其书画、篆刻、诗文、鉴定无不精研,互受其益,为他后来的绘画发展创造奠定了丰厚的根基。”
http://s15/mw690/001levHugy72lDizoUm6e&690
陈子庄19岁开始在成都从南社社员蔡哲夫、谈月色夫妇学书法刻印。他认为“应该以读书写字摆在第一位,刻印、画画皆是‘余技’。这样,刻印也好,画画也好,不高自高。”“凡绘画格调高者,其人书法、篆刻必有可观。”他饱览碑帖,诸体兼习,对古代书家优劣如数家珍。青年时期喜草书,日挥万字,后在篆隶上用功尤深。“要写好,总需在篆隶上下功夫。”“我对《祀三公山碑》、《吴天发神谶碑》、秦权量诏版用功30年。《三公山》、《天发神谶》实为中国书史上的两大雄笔。其中尤以《三公山》气度大,写得满不在乎。”他不仅注目于碑帖,并从殷周铜器、秦权量诏版、汉砖石瓦当文字究心取法。他亲身捶拓和收藏的汉砖金文拓片达数千件,时时观摩临写,深得其精髓。陈子庄存世书法单件作品并不多见,据有关资料辑录的不过20余件,然而在其大量绘画作品的题款中,其书法行草篆隶信笔挥洒,意趣奇绝,书法功底可见一斑。孙克先生对陈子庄书法赞赏有加:“陈子庄的高度,在于他书法功底很深,笔性风格近于郑孝序,纵恣跌宕,力能扛鼎。”
“诗、书、画、印中,印章最难”。陈子庄认为,“凡印章刻得好的人,其字画大都很好。只有字写得好而不会刻印的,没有会刻印而不会写字的。”陈子庄年轻时曾师从南社社员蔡哲夫、谈月色夫妇专门学习书法刻印,25岁时便开始由重庆淳辉阁经手卖印卖画。在闯荡江湖期间,刻印曾一度中断近20年。担任四川文史研究馆馆员后,以画为业,遂重操印刀。其后期用印数十枚之多,均为自己篆刻。并为亲朋、门生治印无数。1971年,58岁的陈子庄在给妹夫覃石语的信中写道:“近年我刻印写字都较喜悦,以此乐晚年老病之躯。”“我两年内临过汉印数百方,封泥数百方,准备今年再临吴缶翁印集,曾默恭印存。”由于条件所限,陈子庄治印以小印居多。然其印在吴昌硕、齐白石二人上用功尤多,并辅以汉砖、瓦当文字。因此,其印小而舒展,布白宽绰有致,其印风格调高古、淳朴自然。重庆著名诗人书法家魏宇平对陈子庄的“高格”篆刻艺术褒奖有加,曾赋诗《题石壶印痕》赞曰:“戛戛游刃任天然,方寸之间蕴壮观。高格自标宁强致,心期遥契水云间。”
“百年难得诗千首,画里青山便是家。”陈子庄青年时期曾师从叶少培学习诗词韵学,在诗词创作方面打下了扎实功底。陈子庄毕生创作诗稿并不多,据其弟子陈滞东整理的陈子庄诗稿仅有85首。“先生遗诗尽于此矣。”其中近半数的诗平仄、押韵较为严谨。“作诗不难,命题为难。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陈子庄认为,“诗文修养跟不上,画是画不好的。胸中先有了诗意再画,画即有了诗意。”陈子庄的诗多数是题画诗,但他在书画作品中又绝少题写自作诗,他的题画诗均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信笔而书。陈子庄平生对梅情有独钟,30岁结婚定居荣昌,建“兰园别墅”,广植花木,尤爱所种的十二树梅花,自号“兰园”,别署“十二树梅花主人”。陈子庄不仅种梅、赏梅、画梅,也以诗咏梅,尤其晚年饱受生活困窘、身体老病困扰,常以梅抒情,写梅寄怀。《题墨梅》:“近来右臂已偏枯,久病医难岂叹吁。拈弄闲窗亦自笑,非怪旁人笑老夫。”《六十画梅自寿》:“才过重阳又小阳,西风吹起林橘黄。梅君与我同根本,故吐珠花乞寿昌。”
陈子庄视画画为“余技”,却在绘画方面成就最高。其绘画与诗书印学习经历不同,并无入室师承。他自幼继承父业卖画为生,绘画天赋甚高。陈子庄19岁在成都当面得观黄宾虹作画,23岁得观齐白石入川作画并当面请益,数次与其合作书画,画风受齐白石影响至为深刻。42岁担任四川文史研究馆馆员,得以潜心研究绘画。在陈子庄看来,“我的画倘谓有成,实依靠两个条件,首先,是老先生的支持,齐白石、黄宾虹、辜培源、公孙长子、杨沧白、陈步鸾、谢无量诸先生均曾为我讲授画理,或谈论书法,其次,就是我个人的勤奋刻苦了。”陈子庄一生善学,但他法古而不泥古,他在学习、消化吸收前人和他人优点的同时,又刻意追求自己的独特风格,最终自成一家。陈子庄的绘画艺术,成就于担任文史馆员至1968年55岁时幼子溺亡妻子精神失常这10余年间。这段时间可说是陈子庄家庭境况最佳、画艺精进的时期,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趣盎然、天机活泼的绘画风格,并在生命的最后六七年间达到超逸高妙之艺术境界。“我的画最显著的特点应该是:精神境界的生趣盎然,天机活泼。”陈子庄认为,“人之所学,往往偏重一点。我的画偏重意趣。”他在笔记中写道:“处境困厄,心地益澈,画境随之而超逸高妙也。”
陈子庄对历史上的八位大师级画家方方壶、青藤、八大山人、石涛、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和侠僧担当和尚极其佩服与推崇,并自称“老九”,可见陈子庄的眼界与心性甚高,其对自己的绘画艺术更是近乎狂妄的极其自信。“我死之后,我的画定会光辉灿烂,那是不成问题的。”
(2016年4月17日草就一稿,作者何菘原联系邮箱:421814195@qq.com,欢迎方家赐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