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坛精英】(重庆)卢国俊——中国书协会员、重庆市永川区书协主席

(2014-05-24 23:48:38)
分类: 印坛精英

 http://s10/mw690/001levHugy6J8ye4FGFf9&690
(卢国俊篆刻作品: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


激扬文字   古意别存
——《卢国俊篆刻》序
张一农


    国俊兄是知名的书法篆刻家,我的老朋友。他青年时期就钟情于中国传统书法篆刻艺术的学习,是一位善于学习然而又入古不泥的人。今天集中拜读他的篆刻作品,深深地被他近年学习篆刻吐故纳新创作而留存的作品而欣喜!虽然这种欣喜也时常在岁月中有过反复,但像这样如此强烈的心灵激动还是不多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俊兄篆刻初师蜀中名宿余轶凡(木鱼)先生,于秦汉、魏晋印及近现代篆刻流派印有过深而广的学习和探索。其印:结字新奇而不苟、用刀老到而不弱、章法严谨而合度,表现山“刀味”与“石趣”的精准,直追庖丁手式而不舍别有新象。印面上常流露出在传统中深刻讨生活之后而营造出的线迹和线情,即,圆中藏骨、润中含锐。执着地在余轶凡先生的教诲中,人艺相辅而长,书印相辅而进。在岁月的历炼中,他于虚名功利而不染,于芸芸众生毁誉而不惘,是光着脚踏实地走过来的篆刻家。
    20世纪90年代初,国俊兄又转师沪上徐正濂(楚三)先生,即开始了对传统篆刻艺术的进一步深刻的全面专业研习。徐正濂先生是我国现代篆刻人家钱君匋老先生的入室得意弟子,也是一位既讲传统又能锐意独立创新的我国为数不多的著名篆刻艺术家。或许是性情上有与生俱来的某种巧合,也或许是有过相似的艺术实践背景,这一对师徒很快一拍即合,国俊兄的勤奋与聪明毕露的才情很快得到徐正濂先生的赏识和褒奖。使得国俊兄艺术眼界越来越开阔,艺术观点业越来越鲜明。其印也时常流露出楚三式的机趣、幽默、傲气和冷峻。如今,在楚三老师的麾下也成为了全国60年代篆刻流派印的重要作者之一。
    篆刻艺术创新是艰难的,它意味着不断的要吐故纳新,意味着一次次蜕变,撕下一层层带血的壳。然而,国俊兄旁搜远绍,将取法的范围从经典作品扩大到古往今来的一切文字遗存。将时代精神、个性追求灌注于对传统的分解与构成之中。他创作的这批作品,既有传统参照,又有时代特征,受到局内人士普遍的认可和肯定。此集印中:“岁月如金(含边款)”、“直造古人不到处”、“兴之所至”、  “诚立信(含边款)”,哪一方不是古气袭人?!哪一方不是当今的时代之象?!  “听荷”的古朴,  “敬事”的天真,  “江山风月闲人作主”的憨态,“与时俱进”的睿智,就连边款用刀所表现的古金器、古砖瓦、古钱币等器物铭文笔法的简古都非常鲜明地凸现得古气蔚然又无轻佻之俗,其作品营造出的虚与实、拙与巧、古与雅的印面效果,令读者赏心悦目。这正印证了他“印从书出,以古为新,印如其人”的印学理念。善哉!美哉!无一不能表现、他无一不能表现得如此真切、敦厚、磊落、坦荡!见成功之美必应悟所至之中,我不敢去想像国俊兄历经了多少、多人的人生坎坷,不敢去想象他在篆刻艺术历程中经受了多少风雨?甘苦自知,冷暖自知,他的这批作品可谓是他为人为艺的真与善、纯与美的诠释!
    国俊兄不只是一名书法篆刻家,他还是一名知名的新闻工作者和艺术策展人。作为“中国书法之乡”重庆市水川区书法家协会主席,他做人做事向来都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我与他每次见面的时候,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的印象都非常深刻,在熟悉他的同道道中也常传出许多好的口碑和评价。
    今年,国俊兄已步入天命之年,用50方篆刻印迹贺岁,可谓雅事。他平稳而求新奇,严整不失浪漫,这些印风和他当下的中年心态十分谙合。《卢国俊篆刻》一书面世前,瞩我作序,诚惶诚恐,不敢妄言。相信这批作品能更广泛、更深入地为人所知,为世所称。
                                                                 2013年11月于重庆北碚缙云山
                                         (作者系西泠印社社员、巴渝印社社长、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http://s1/mw690/001levHugy6J8ykUfle20&690

 

相看两不厌   真趣满笔端

——卢国俊书法赏析
 齐 

   欣赏卢国俊的书法,首先应当把他放在当代书坛这个大环境中来认识。
   当代中国书坛的书法家,特别是青年书法家,思想极为活跃,视野十分宽阔。时代的进步,新出土文献的整理出版,不断发表的新的学术成果(比如继“简牍”热之后,对魏晋残纸,敦煌遗书的整理出版研究),使得当今书坛的取法面越来越宽。
   我们不能简单的把这种现象看成是对新发现的猎奇;它的产生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审美心理指向的。现代科技的发展,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物质享受上的便利,但在精神领域里,却常常是一片刻板,空虚与浅薄,无法满足人们心灵深处渴望恒久审美的某种深刻。因此,追求自然、散淡、平和、耐看的“趣味”,便成了当代书坛的一个重要指向——以“尚趣”为中心的审美思潮。本质上讲,这是现代生活节奏的反映,它是人们对无法回复到想象中古代理想社会的一种无可奈何的逃避和调侃。虽然它的确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人们的高效率、快节奏社会生活压力下日趋紧张的心理,给人们带来短暂的心灵平静和思想的安宁。
   卢国俊的书法艺术,便是这“尚趣”思潮中的产物。我们在欣赏他的书艺时,必须把握住他的“趣”为中心的审美特征。他“趣”而不怪,品格落落大方,这来源于他对继承传统和创新的正确理解。
   就传统的继承而言,我们很难说他的作品属某家某派,某碑某帖,但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到作品中有着传统中的某种“味”,比如:《散氏盘》的高古、奇肆与厚重,《石门颂》、《石门铭》的旷逸,《广武将军碑》、《古塔铭》的苍茫,《泰山金刚经》的宽博与静穆;对现代书法大家于右任、谢无量、鲁迅等,他或取其质,或得其韵,均能融为一体,趣味横生。这是一种具为现代意识的继承观念。
   就创新而言,他遵循笔墨当随时代的原则,在充分体验社会生活,洞悉当代人的心理情态,把握时代审美脉搏的基础上,努力在作品中营造一种散淡、轻松、幽默的境界,以满足当代人的审美要求。所谓创新者,不过是以传统为依托,以表现当代人的思想、情趣为旨归,使之既符合民族传统的欣赏习惯,又具有时代精神。换句话说,表现手法绝对是从传统中来的:笔法趋圆而不滑、结体奇巧而不乖、章法散淡而不疏懒、整体精致而不局促。精神境界则是现代的:那种心底发出的对自由、宁静的渴望,对回归自然、纯朴的向往,对人与人之间真诚交往的羡慕;但是这似乎又是可遇而不可求,于是只能无可奈何的自娱、自嘲。因此,我们面对他的作品,仿佛面对自己所爱所恨之物,或怨或怜,或喜或忧!此情此境,惟取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句可以仿佛!
   也许卢国俊身兼篆刻家身份的缘故,其作品无论是隶书还是行书,在章法、结字方面往往有奇异之举,十分重视空间场面的分割与处理,印征着“我之为我,自有我在”这句老话。
   重庆渝西永川,人杰地灵,优美的自然环境及淳朴的民风民俗曾孕育出一代国画大师陈子庄先生。对于永川,以及重庆书法的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充满期待,卢国俊一定会成为我们心目中最热切期待的那个人。
        (来源: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重庆书画艺术网 http://www.cqart.com

http://s7/mw690/001levHugy6J8yoFttQ26&690

卢国俊艺术简历:
   卢国俊,1963年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创作评审委员会副主任、篆刻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书协永川创作基地主任,重庆市永川区文联副主席、重庆市永川区书法家协会主席、重庆市永川书法院院长。《永和今韵》主编,重庆市永川区新闻社副社长、副总编辑,永川区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副主任。现就读中国国家画院中国书法精英班,其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入选(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西泠印社主办的展览,书法专业报刊多次报道其艺术成就。2001年获“重庆市首届书法艺术奖”。2003年重庆出版社出版《当代中青年书法家精品集.卢国俊卷》。2008年荣获中国书法家协会表彰的“中国书法进万家”先进个人。提出并参与永川创建“中国书法之乡”获得成功。策划《笔墨江山》——永川书画60年60家,策展“永和今韵”——情系中国书法之乡“非常6+1”永川邀请展,策划政协重庆市永川区委助推中国书法之乡十百千万工程等大型活动。

http://s14/mw690/001levHugy6J8ys4wrjfd&690


    “中国书画艺术精品网”及其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cnhualang)秉持“精英、精品、精髓”立场,主推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文史研究馆馆员、美院教授、国展精英及其佳作,第一时间发布全国书画界、美术界、收藏界及艺术评论、艺术展赛、艺术市场最新资讯。
    合作推广及投稿邮箱:421814195@qq.com
    网址:www.cqart.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