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小美人鱼丹麦馆傲慢与偏见跨国集团公司杂谈 |
分类: 世博杂谈 |
中国首次在上海举办的世博已经临近尾声,超越先前预估的7000万的人次,让举办方倍感自豪。
同时原先被日本创造的,在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6400万人的记录在 2010年10月16日这个日子被中国世博6462.14万人的记录所超越。并且单日客流83万的原始最高记录,也被此次10月16日的103万客流记录所超越。
7000万人次预估的客流量,也在相距本次世博闭幕远有一周之遥的10月24日被逾越。
通过这次倡导低碳、环保与和平为主题的世博,我们能从中学到和借鉴点什么真正有利于我们今后社会发展中的有利之路呢?!
笔者有幸两次观摩了世博,在盛况空前的世博会中,参观了若干场馆。由于游客数量的巨大,对于某些特殊群体,如老人、孩子、残疾人,绿色通道都为其提供了便捷与人性化的服务。但在普通民众眼中,VIP通道可能接待的仅仅是国家政要与达官权贵,但事实却并非如我们想象的如此。
第一次观博,由于笔者听朋友说起丹麦馆可凭某跨国航运公司普通任意员工名片卡,走VIP通道进入,而免却漫长的排队之苦,但此法是却非百分百可行。笔者随后抱着好奇且尝试的心态,拿着那位朋友的名片试图走VIP通道进入丹麦馆,但是不幸的是,被当时正在执勤的“小美人鱼”丹麦女孩态度严辞的拒之门外。笔者当时好笑,“小美人鱼”在其美丽的外表之下,竟然藏匿着一颗傲慢与偏见之心。笔者观察了下随后欲从VIP通道进入的几位想进入者。首先是一对丹麦夫妇,他们用着纯正地道的丹麦语(丹麦官方语言为丹麦语,其次为英语)和“小美人鱼”交流着,试图通过亲和拉近关系而从VIP通道进入,但是他们的常识并没有成功。其次是一位中东地区阿拉伯人,其较高的身份从其随行若干奴仆中可见一斑。但是此时“小美人鱼”再次显现着其傲慢的一面,坚持让其走绿色通道。无奈的中东人只能绕道而行,与其仆众从绿色通道匆匆而进,其狼狈之相,不可谓不甚。或许是那天“小美人鱼”心情不佳,亦或是人分好坏知、仁、勇、恶、俗、傲。最后虽然笔者还是通过绿色通道进入了丹麦馆,但是对于丹麦人的形象,却是大打折扣,虽然就笔者这样一个市井草民来说对其根本不值一谈。
第二次观博,笔者和几位朋友再次来到丹麦馆,那位跨国航运公司的朋友正巧也一起随行。那位朋友再次来到VIP通道口,这次值守此处的变成了一位英俊挺拔的丹麦男孩,完全是现实中安徒生笔下童话世界中的王子。在朋友递出名片后,其和蔼的笑容和豁达的言辞,及优雅但不卑微的欢迎入馆手势,都给笔者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丹麦人傲慢与偏见的形象得到了改变。名声浩瀚且多次在电视媒体中展露笑容的“小美人鱼”并非真的向普通民众“微笑”。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丹麦王子”却能很和蔼可亲的善待每一位普通观博者,人性的两面性在此得到了彰显。
由此而现,人性的美丑,并不和美丽的外貌完全相关。灵魂深处的优越感,夹杂着傲慢与偏见,扭曲着一个人的理性认知。
笔者饶有兴趣的对朋友所在跨国集团航运业公司进行了解。据统计,该跨国集团公司2008年,总收入达到612亿美元,占当年丹麦GDP总额3060亿美元的20%,更有甚者在高峰时期,该跨国集团公司的总收入曾经占到丹麦GDP的将近一半!
从一个普通丹麦男孩,让一位在该跨国集团任职的普通中国员工VIP通道进入展馆,卓显出了一个国民在爱国之心的感召下,对于一名其他国家为丹麦GDP作出贡献的普通民众的一种尊重与感恩之心。
在丹麦馆这个小小的方寸之间,虽有傲慢的“小美人鱼”的存在,但更让我们欣喜的是看到了丹麦国家和丹麦男孩对普通民众的尊重和崇敬,VIP通道走的不只是权贵,也有为丹麦作出贡献的每一个全球普通民众。
爱国并非一句空洞的言辞,而是对生活的一种感悟和对他人贡献的一种认可和尊重,是一种国家向善的风气和民众凝聚力。国家需要平等敬肃的对待每一位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的人,这点也正是我国现今所迫切需要认知和完善的地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