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正的缅怀,永远只在心底

(2009-05-15 13:56:29)
标签:

纪念馆

东汽中学

志愿者

孩子

悲伤

缅怀

地震

5.12周年

杂谈

分类: 东汽日记

 

    我不想把一周年当做特别的日子来对待,更不愿把它当节日似的渲染纪念。所以在大家都争相用各种形式表达内心的缅怀之时,我却没有任何动作。今天,在周年纪念的热情即将消散的时候,我想说话了。

从去年11月初次接触东汽,到现在已经半年时间,半年的志愿者时间!在这半年里,我因工作站的需要,先后在东汽的板房安置点、东汽中学、东汽小学待过,不管是退休的老人、在职的工人,还是上学的大孩子、小孩子,还有各地的志愿者,他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没有歌唱新生和朗诵缅怀的激情,却在平静的生活下隐藏着最真切的情感。

    在中学的时候,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他们跟其他学校的中学生一样忙碌着自己的学业。我不会去猜想他们每个人的故事,即使他们中间有很多为人熟知的名字和事迹,因为他们本身并没有把那些看得多荣耀。记得去年12月的一天,高三的几个女孩子来工作站玩儿,其中有一个挺爱笑的女孩我没见过,便问她的名字,另一个学生笑着说:“名人马晓凤都不认识啊?”马晓凤仍是笑,我也笑,但并不追问其他,在那天的谈话和活动中,我也没有把马晓凤作为特殊对象看待,我想这样她也会自然舒服些。

    在东汽中学,有很多著名的地震故事的主角,他们的生活本与常人无异,如果不是这样那样的授奖材料和媒体的采访,他们大多不会主动提起当时的情景,因为在那份看似光鲜的荣耀背后是血淋淋的伤痛和回忆,他们只想安静地学习生活。

    这半年时间,我在东汽学生的感染下,竟对自己一直坚持的唯物主义理论产生过怀疑。永远记得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那个几乎失去了所有朋友而一向沉默的高三男同学满脸期待地问我:“你说人死了会不会在天上看着你?”永远记得那天清早,高三班主任领着一个神情忧郁的女孩子来找我,她说她坚信世界上是有鬼的,在她独自行走的时候,身后跟着很多影子,那是她离去的朋友,然后,她生气而无奈地哭着说:“我觉得好不公平!他们可以看见我,我却看不到他们!我真的好想再看看他们!”永远记得那个班长给我描述的他的梦(他一直否认是梦,因为太真实),一个黑影趁他睡觉的时候用被子捂他,醒来后他仍有窒息的感觉,他说那个黑影一定是他的一个朋友,那个朋友原本要上另一所高中,是他让他来东汽中学的。我们当然清楚那个同学最终选择上东汽中学肯定是多方面因素,不可能只因为这个班长的一句话,可地震夺去他的生命后,班长把责任揽在了自己身上……

 

    临近5月,全国各地的纪念活动渐次开展起来,德阳作为重灾区自然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原本还算平静的东汽中学和小学也热闹起来,尤其在12号前后,学校每天都会迎来很多大朋友、小朋友。我住在小学,整天看着老师学生为接受好心的慰问看望而忙碌。一清早,便接到通知说今天会有一大批人来学校,于是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是六点半起床打扫卫生,孩子们一边忙一边嘀咕:“到时候人太多,我们一定要看住他们别把我们种的三叶草给踩到了。”整整一天,孩子们上课都不能全神贯注,心里想着大队伍啥时候来。在中学,陆续有好几所大学带来了文艺演出,其中一场我真的无法忍受。他们有一个唱歌的节目,也不知叫什么名字,总之是唱得凄凄婉婉,完了还嘶声裂肺地喊上一嗓子,大致内容是孩子,在通往天堂的路上走好之类的。当然不能责备慰问者的善意和关心,但这样的节目除了勾起师生的痛苦回忆,还能带来什么呢?难道真的要让所有人流泪的节目才是好节目?

    昨天晚上,我去学校的办公室查资料,正巧碰上两个生活老师也在。她们俩平时看着也是开开心心的,对照管的小孩向自家孩子一样疼爱,也跟我抱怨过到处搞周年活动把心都搅乱了。可现在,她们上网都做着同一件事——在网上纪念馆翻看每一个罹难者的资料。亲爱的朋友们,我无法向你们描述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原本我就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至今看到抗震救灾的场面都会落泪,而网上纪念馆,可能很多人在看到是也是感慨和惋惜,可现在,在我跟前的老师一边翻看那些照片,一边讲着其中她们认识的人的故事,我听着,第一次感到这些在网上挂着的照片里的人原来曾这样真切的在我周围生活过。在看到一对青年男女时,老师说当天她下楼时正好他们俩上楼,女孩还热情地招呼过她,可没多大会儿,他们俩就被坍塌的房屋掩埋了。还有很多的东汽职工和小孩,都是这两个老师熟悉的,现在在他们的纪念馆,却只能点击一束鲜花送上。我想,虽然是在虚拟的网络,但心中的哀思确实实实在在的。

 

    这就是东汽的大人和学生们,他们不在乎什么周年纪念,因为与逝者有感情维系着,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每一天都会像5月12号这天一样缅怀他们的亲人朋友;他们的悲伤和怀念不比任何人少,但不一定都能化作文字诗篇或编排成剧目来与众人分享,可能只是迷蒙中的一个梦,独处时的一滴泪,夜深人静时在网上祭坛献上的一束花……这些,比仪式和舞台上的纪念更真挚感人,因为,真正的缅怀,永远只在心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